从天使轮到D轮、甚至E轮的投资事件每天都上演,就互联网金融领域而言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第一,投融资笔数的加速度正在明显下滑;第二,更多平台止步于B轮融资,C轮、D轮融资甚至走的更远的平台寥寥。
由此可见,一级市场的钱越来越“谨慎”,对于众多等待新进资金“续命”的创业市场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在一级市场投资者眼里,资本寒冬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正逢经济转型,而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而言,政策趋紧,2013年、2014年的圈地跑马时代已经 一去不复返,潮水正在退却,裸泳的人正在被剔出局。
(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融资一览)
C轮吸金超12亿美元
据零壹财经数据,2016年8月,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53起,其中国内32起,国外共计21起,分布在网贷、支付、互联网保险、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等细分领域。从轮次来看,8月份A轮融资共21起,占比40%;B轮融资10次,占比19%;C轮融资6起,占比11%。
从7、8两月数据来看,A轮融资事件由7月份的13起上升为8月份的21起,出现了明显增加。本报记者今日据悉,日前房金所引入战略投资者天明集团,完成A轮融资,首期投资额为2600万元人民币。
9月20日,有两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同时宣布获得C轮融资。其中,51信用卡以3.1亿美元投资刷新C轮的最高额度,同日获得C轮融资的还有网信理财的7000万美元融资。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今的3年时间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走到C轮的平台共有18家,除去未披露金额的平台及披露数字不明确基础上以最低资金额度计算,目前C轮融资共吸金12.47亿美元。
其中,2014年有2家平台走入C轮融资,2015年则快速增至7家,2016年进一步升至9家。从金额上来看,2016年单笔融资额向上亿美元迈进。
根据京北投融资研究中心及IT桔子在2016年初发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市场发生的投融资案例共计402起,获得融资的企业数为370家。其中A轮融资占比40.3%,162起,B轮融资占比11.9%,47起。
一位一级市场投资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所谓C轮融资是指商业模式经过了验证、企业已经盈利、市场格局确定,在该市场中的前几名位置凸显,此时投资者的选择已非“赛道”而是“选手”,“在投资人看来该机构已经具备成长为‘大树’的可能性,只是需要企业家更努力的奔跑。”他说。
资本寒冬过去了吗
“我卖掉了在上海的两套房子,今天是回来签字的。”starVC创世人任泉在与诺亚财富合作的第三期基金发布会上如此爆料,任泉透露称,未来他卖掉的房子资金将投资于好的股权项目上。
本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starVC二期基金已经完成投资,此次第三期基金的募资总额为10亿元人民币,该基金的投资方向将锁定于包含人工智能、VR等细分领域在内的科技、技术类公司。二期基金中,starVC目标领域为互联网金融以及医疗技术,共涉猎两单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分别是融360和量化派。
清科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外创业投资机构新募集基金173只,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本量为788.60亿元人民币,单只基金平均募集规模达6.26亿元人民币,单只基金募资规模大幅度上扬。
投资方面,2016上半年共发生1264起投资案例,同比下降33.3%,其中1052起披露金额的交易共计涉及584.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5%,平均投资规模达5560.40万元人民币,与2015年同期相比,投资活跃度有所下降。8月份数据显示,VC/PE投资共涉及25个一级行业,其中在投资金额方面,金融位列第三位,共投资29例8.82亿美元。
由此可见,资金仍然在大量涌入创投市场,其中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行业仍然是“热钱”的最佳去处。
而与此同时,资本寒冬依然是不争的事实,投资人出手的频率正在急速下降,大量创业团队由于后续资金不到位,裁员风波上演一次又一次,业务架构重组也在各个公司悄然进行,更是有部分企业不断思考如何将现有公司出售或者清算,规划退出。
“泡沫一直都在,适度泡沫是好事,但是泡沫太大就比较危险。”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邹云丽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所谓资本寒冬是创业家拿不出太多的钱,投资及机构比较谨慎,而这是经济转型必然面临的问题。
在邹云丽看来,资本寒冬同中国经济转型密切相关。且资本寒冬时间的长短由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形势决定,并非表面上表现出来的由资本市场决定。“经济不景气导致企业发展动力不足,使得投资机构不敢砸钱。”邹云丽表示,资本寒冬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从侧面来看并非全然是坏事,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经济环境下行提升了企业自我造血的动力,导致泡沫被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