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傅苏颖
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至今已满半个月。《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获悉,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157,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139个基点,终结了人民币汇率过去7个交易日的下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节后以来累计下跌379个基点,下跌幅度为0.57%。
另外,除美元之外,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中间价则呈现出升值的态势。《证券日报》记者经过统计发现,10月1日以来,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分别升值幅度达0.86%、1.85%和5.04%。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学术委员、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节后人民币汇率的下跌源于三个因素:一是英国“硬脱欧”引发美元上涨,外部波动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而市场对于美国12月份加息预期一度快速升温,进一步推动美元走强。二是人民币加入SDR后,定价机制市场化是普遍共识,人民币中间价在双锚区间内随美元高开,决定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波动方向。三是近日公布的9月份出口数据低于预期。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黄志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加入SDR半个月,这一时间段内,也正是美元指数大幅升值的时期,从9月30日至10月13日,美元指数从95.443上升到97.535,升值幅度达到2.2%。这充分说明,美元升值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和英镑贬值、德意志银行危机导致的国际资本避险需求上升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全球几乎所有主要货币对美元都出现了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贬值幅度仅为0.57%。而人民币对欧元、日元、英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值,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保持了基本稳定或略有升值,这完全在央行“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汇率定价机制政策目标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