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一些新兴产业面临技术标准更新慢、制定难等诸多问题,制约了一些行业发展及其市场应用。
专家建议,在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导向上,有效发挥技术标准的兜底、引领与事后监督作用,完善技术标准制修订与创新驱动战略的良性互动机制。
新兴产业面临标准制定难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究表明,标准和合格评定影响了80%的世界贸易。标准体系建设则将成为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不过分析当前标准发展状况发现,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标准体系建设仍存在明显不足和软肋。尤其是在新兴产业领域,标准申报周期过长、标准制定难度大、生搬硬套传统行业标准等问题屡见不鲜。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0.5%,与我国经济总量第二、贸易总量第一的全球经济地位不相称。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以汽车产业为例,国内龙头汽车企业仍在大量等同或等效采用美国、欧盟标准,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等重要领域,已经被德美企业占领先机,从长远看将严重阻碍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汽车产业标准化引领。“按照外国标准,我们连汽车碰撞试验的假人都必须进口,最贵卖到600万元一个。”国内汽车品牌负责人说。
记者在多地了解到,与传统产业“产品化→标准化→产业群”的发展模式相比,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变为“标准先行,然后再产品化、产业群”的路径。然而,部分新兴产业由于技术标准制定、更新过慢,仍然沿用旧标准衡量检测新技术、新产品。
“国标需要三至五年时间,省标是两年,地标是一年。较之而言,新兴技术发展太快,一年一变。三年标准出来之后,技术可能就过时了,很多标准赶不上需求的速度。”在南方一家以基因组科学研究著称的企业内,企业质量管理部总监反映,对于技术更新迭代较快的新兴产业领域而言,标准申报周期太长。
对于那些归口不明确的新兴产业、新技术,制定技术标准的难度更大。上述企业质量管理部总监反映,2013年该企业曾申请分子育种的地方技术标准,但地方质监局、食药局都声称是对方管辖内的标准,不愿意受理,至今没有立项,极大地影响了行业发展。
此外,一些标准制定主导部门的理念难以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的趋势,存在生搬硬套传统行业中技术标准管理方式的现象,陷入“一味强调企业规模”的误区。
以激光显示行业为例,一家具有全球领先技术并布局了相应专利的企业,在组织讨论激光显示标准过程中,却因注册资本“才几千万元”被拒之门外。在该公司总裁看来,标准成了新技术向传统势力妥协的产物。
“捡到篮里都是菜”现象待破
由于缺少相关技术标准,一些行业出现“捡到篮里都是菜”的现象,影响了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和产品的市场推广效果,甚至导致产品无法应用,而被迫采用国外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企业生产成本。
以近年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3D打印行业为例,南方一家光电科技公司3D打印事业部负责人反映,由于在原材料、加工方法、性能等方面标准缺失较多,缺少对颗粒大小、含氧量、流动性等做出详细规定的标准,导致目前行业门槛很低,乱象丛生。“国内许多做3D打印原材料金属粉末的企业,对3D打印根本不了解。”
标准不仅是创新产品质量评定的依据,也是国内外公认的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不少创新产品因为缺少标准影响了市场推广效果。“比如工业机器人的噪声指标,因为缺少标准,客户验收只能靠感觉,即使实际检测分贝不高,但有些客户就觉得噪声太大不认同。如果有标准就好办多了。”安徽一家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部长无奈地说。
在一些重大装备领域,还出现了标准缺失导致产品无法应用的状况。“有不少地产开发商,想用我们的蒸发冷却变压器,就是因为没有产品标准,难以通过供电部门的审核。新技术研发成功近十年,至今无法大规模推广,太可惜了!”深圳一家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反映。
此外,有企业反映,一些新兴产业因缺少自己的标准,而采用欧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些原材料看起来成分相近,但难以满足,就要去国外采购,成本自然就高了。
不当被动“守夜人”
专家建议,针对新兴产业面临的标准制定难题,要抓紧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期,敢于并善于在具有技术优势的领域创造自己的标准。政府的工作重点转向制定标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支持创新等。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标准体系建设中有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第一,标准服务专业化能力有待提高。创新型小微企业对标准信息需求量明显增强,现有标准信息资源无法满足需求。第二,有标准不执行的问题较突出。行业普遍反映,除了国家强制标准外,其余标准的执行落地较差。第三,企业作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例如,企业参与招标时标准起草单位可以加分,但同样的起草单位经常被不公平对待;一些课题只注重验收,无用标准经常充斥其中;标准修订滞后,标准好坏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缺乏机制性评价;标准数量多但质量低等。第四,标准化人才缺乏。第五,标准化法规滞后。现有的标准化法规为1989年颁布,距今已近30年未更新,导致标准立项难、周期长、更新慢,社会参与程度低等老问题仍然突出,标准化改革中推广团体标准亦缺乏法律依据。
专家建议,针对新兴产业面临的标准制定难题,政府不能只当被动“守夜人”,要抓紧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期,敢于并善于在具有技术优势的领域创造自己的标准。下一步,政府的工作重点需要从过去冲在第一线招商引资、扩大投资,转向制定标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支持创新等。
一是要发挥标准“为创新划定底线”的作用。对于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好的领域,往往会引来资本一哄而上。因此,需要尽早制定技术标准,设置必要的技术门槛,引导科技创新健康发展。同时,要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通过制定超前标准,引导和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此外,应提高新兴产业领域标准的更新速度,确保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形成良性的互动支撑机制,避免因标准僵化限制了创新。
二是对于还没有形成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新兴产业,坚持放管结合、加强监管、规范发展,加速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制定机构,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创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在新兴产业发展导向上,宜强化强制性标准的执行力,发挥其事后监督作用。同时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强化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让标准真正成为质量的“硬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