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中空气净化器的柜台前总是熙熙攘攘,“高效过滤”、“静电吸附”、“臭氧净化”等不同宣传功效的产品繁多,价格从数百元至上万元不等。某电商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空气净化器的销售额仅有1.2亿元,到2013年12月,这一数字激增至6.1亿元,同比增长达5.1倍。
直到现在,净化器市场的火暴程度依然未减。不过,中消协近日的一次检查算是给它泼了一盆冷水。在对市售的25款净化器检验后发现,不同产品的净化效果相差6倍之多。一款售价上万元的产品无论是净化颗粒物还是除甲醛,效果都不理想。上海市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也曾对22台不同的空气净化器进行测试,结果PM2.5净化效率、甲醛净化效率等性能指标令人大跌眼镜。以除甲醛为例,只有两台样品甲醛净化效率达到97%,与绝大多数品牌宣称的99%相距甚远。
也就是说,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不管是几百还是上万的空气净化器,都没宣传的那么靠谱。有业内人士直言,由于缺乏国家标准,市场上虚假宣传、高价销售、虚假检测等问题不断,整个行业良莠不齐。
其实,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在雾霾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不仅空气净化器在家电行业异军突起,各种“神器”也在一些地方政府粉墨登场。近日有媒体报道,兰州市购置了高射远程风送式喷雾机,其“可有效对抗雾霾、粉尘等”;西安新城区近日也花费近百万元,新购一台多功能抑尘车投入使用,该车能喷洒120米远、70米高的水雾,媒体称之为“治霾神器”。
按理说,积极想办法缓解雾霾污染是好事,但也不能就此“神化”那些产品。无论是净化器,还是“治霾神器”,其实都是人们的无奈之举,当天空不再蓝,空气不再清新的时候,就会将希望寄托在产品上。正因如此,很多厂商看到了巨大商机,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产品以次充好,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也会增多。
要解决这个问题,规范和整顿市场只是“表”,最重要的“根”还在于政府治理污染的力度,要在源头解决问题,而不是事后补救。就治霾来说,最基本的常识都摆在那里:摒弃落后产能,减少有害排放;出台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严格监管和执法、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倡导多使用清洁能源,控制汽车数量等等。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都不要满足于把眼前的雾霾一驱了之,应该摆脱“神器情结”,寻求从源头治理的科学良策。
面对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执法部门要下大力气介入,凡是涉及到民生重大利益的产品,严格监管是最有效的手段。这样“萝卜拔快了不起泥”的情况才可能好转。而对于企业来说,发现商机是好事,但要守住为商的底线,在事关健康的产品上,不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作为消费者也一定要擦亮眼睛,免得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