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表示,由于浙商财险前员工涉嫌“老鼠仓”案件并接受立案调查,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规范保险机构股票投资业务的通知》等文件中关于“保险机构应当加强内部控制,严禁发生内幕交易、利益输送和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保险机构,可以暂停或者取消相应的投资能力备案”的相关规定,保监会决定即日起暂停浙商财险的股票投资能力备案。
一位险企资管人士表示,暂停股票投资能力备案是指公司不再具备主动管理股票的牌照,也就是说,浙商财险短期内不能在二级市场操作了。以往,保险业曝出的“老鼠仓”案,并未见暂停股票投资能力备案的相应处罚。此举意味着,保监会拉响险企股票投资风险预警的同时,开始严管后端,打击违规投资二级市场的行为。
对浙商财险前员工如何套利以及对公司影响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浙商财险,截至记者发稿,并未得到正面回应。
事实上,近年来“老鼠仓”案开始从传统的基金、券商向银行、保险蔓延。2011年至今,保险业曝出8起“老鼠仓”案,涉案保险机构除了浙商财险外,还包括国寿资管、国寿养老和平安资管,以及沪上一家知名保险公司。
而在8起“老鼠仓”案中,中国人寿便占据4起。严罚“老鼠仓”案已经成为共识。近日,曾引起轩然大波的国寿养老权益类投资前负责人曾宏因为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股票交易活动,累计买入、卖出趋同成交金额达人民币4.3亿余元,非法获利人民币119万余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120万元。
总部在杭州的浙商财险,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目前正在经历七年之痒,前员工又涉嫌“老鼠仓”案,使之再添新烦恼。据了解,今年10月浙商财险原董事长、总经理双双被降格。
在业务上,2009年至今,摇摆不定的盈利情况一直伴随着浙商财险。今年前三季报显示,浙商财险净利润分别亏损1.06亿元、1.03亿元和1.04亿元。
此外,浙商财险现金流也承压并呈现负值。该公司前三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均显示,浙商财险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前三季度的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52亿元、-2.55亿元和2.52亿元。
目前遭遇“老鼠仓”事件,浙商财险将进入整改期。保监会要求,浙商财险加强股票投资团队建设,确保人员数量及资质符合监管标准。待整改完成后,浙商财险应当提交整改报告,经保监会评估后才可恢复股票投资能力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