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9日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关注民生不仅要保就业、增收入,还要推动环保,保障人民健康。健康也是生产力。
当前,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仍有“重经济、轻环保”的惯性思维,片面关注就业、增收等显绩,却忽视了环保等潜绩,造成“经济腿长、环保腿短”。“开宝马,喝污水”就是对这种发展方式的深刻讽刺。
从总理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发展、收入增加是民生,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同样是民生,甚至是更重要的民生。因为健康是1,其他的是跟在后面的零,失去1,后面有多少零都没有意义。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准确地说,健康的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对群众来说,没有健康,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对国家来说,没有健康,人力资源的优势就难以发挥。
发展经济是发展生产力,推动环保、保障人民健康,同样是发展生产力,但这并不是简单地从数量上提升生产力,而是从质量上优化生产力、保障生产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的期待越来越强烈。
“十三五”时期,我国提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统筹环境保护工作,优先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问题,其重要目的之一也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基础。新的五年规划已经开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期。改善环境质量的紧迫性更加凸显,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从“健康也是生产力”的认识高度,创新环保工作方式方法,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真正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这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分内之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