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杭州市政府联合13家企业为城市安装了一个城市数据大脑,第一次让摄像头的数据能够用来指挥交通信号灯。
“杭州数据大脑助力交通治理只是个开始。”王坚说:“城市大脑,是杭州代表中国的城市为世界在做一次探索,一次使用人工智能进行社会管理的前瞻性实践。我们不知道它最终会进化到什么程度,但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剖析 城市大脑怎么工作?
在搜集城市数据的基础上,城市大脑尤其擅长对视频进行实时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帮助城市“思考”。
王坚对城市大脑进行了定义:“城市大脑的内核采用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缺陷,成为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
交通便是城市大脑的第一个试水领域。王坚认为由于摄像头的内容不会“指示”红绿灯,交通一定会变堵。据介绍,中国有的大城市有将近60万个摄像头,但数据得不到利用,因为如果不借助人工智能,需要120万人才能在一天内把摄像头的数据看完。
“今天,城市中遥远的距离已经不是靠修路可以缩短的,也不是靠打电话可以解决的,靠什么来解决?就是靠数据来解决。”王坚在演讲中说,城市需要有一次巨大的提升,也就是说城市需要有一个真正意义上数据的大脑,这是未来城市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个所谓的“城市大脑”如何发挥作用?
阿里云首席科学家周靖人介绍说,从道路、桥梁、路段、路网到当前的交通状况以及人群的流动走向,整个城市交通状况可以通过视频、基站,甚至各种手机信息获得。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在视频方面的计算能力,对这些视频进行实时分析,识别其中的对象,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以及周围建筑或植被等,同时也能分析出每一辆机动车或每个行人当前运动的方向以及速度或轨迹。
团队首先获取杭州的交通大数据,再通过云计算,用数据大脑建立模型,来帮助城市“思考”、确定解决拥堵问题的最佳方案。让摄像头去指挥红绿灯的变化,最关键的技术在于如何实时准确地对交通视频进行分析。“杭州城市大脑是全球唯一能对全城视频实时分析的人工智能系统。”科技评论员罗超撰文称。
据了解,今年9月,城市大脑交通模块已在杭州萧山区市心路投入使用,初步试验数据显示,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道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
展望 城市大脑能做什么?
城市大脑最大的进步在于实现了城市的实时化和智能化资源调度,解决城市交通、能源、供水等方面的调度问题,让城市运转效率更高。
王坚表示,数据本身没有价值,它要通过计算和交换才能产生价值。从产业角度讲,他们要做的是把计算变成新的公共服务,就像电一样。当互联网变成基础设施,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计算变成公共服务,三者结合裂变的结果就是新经济的出现。
“其实数据通过计算还有更大的作用。”周靖人介绍说,可以帮助规划者对城市进行规划,比如某地区要新建一个大型的人群聚集场所,是建电影院还是建医院,就可以参考上述数据对当前交通、人群流向进行分析,为整个规划提供参考。
“城市大脑”则让城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借助于云端计算能力,对物联网采集的海量大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解决城市交通、能源、供水等方面的调度问题,让城市运转效率更高,提升市民体验、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节能环保。
罗超撰文称,城市大脑最大的进步在于实现了城市的实时化和智能化资源调度,而不只是“事后优化”。
在交通治理层面,城市大脑优化红绿灯只是一个开始。不论是滴滴还是摩拜单车都表明,城市交通出行正在加速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和道路基础设施会产生并上传数据到云端,未来,城市大脑就可在云端对车流、事故、天气等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给出云端智能调度建议,让每辆车选择最合适的道路进而 提高交通效率。
再比如,在能源供给方面,城市大脑可以帮助城市更好地调度和利用能源,比如电能调配、交通灯智能开关,以及在电动车普及之后的充电桩规划。
罗超提出,每个城市都拥有海量大数据,这些数据存在于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互联网服务运营商、银行等大型企业中,这些数据如果不被利用就没什么价值,城市大脑可以帮助城市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