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清单法:根据排放因子及活动水平估算污染物排放量,据此排放量识别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有贡献的主要排放源。
源模型法:以不同尺度数值模式方法定量描述大气污染物从源到受体所经历的物理化学过程,定量估算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污染源排放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贡献。
受体模型法:从受体出发,根据源和受体颗粒物的化学、物理特征等信息,利用数学方法定量解析各污染源类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贡献。
源模型与受体模型联用:对复合污染特征较为明显的城市或区域,可使用源模型与受体模型联用法对颗粒物来源进行详细解析。
建 议
解析常态污染下颗粒物的来源,为制定长期颗粒物污染防治方案提供支撑,建议使用受体模型法;细颗粒物(PM2.5)污染突出的城市或区域,建议受体模型和源模型联用。
解析重污染天气下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为颗粒物重污染应急响应决策提供支撑,建议受体模型和源模型联用;同时基于在线高时间分辨率的监测和模拟技术,开展快速源识别。
评估颗粒物污染的长期变化趋势和控制效果,建议使用受体模型法。
评估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环境效益,建议使用源模型法。
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较好的重点区域,如京津冀地区等,建议在动态更新污染源清单的基础上,采用源模型和受体模型联用解析本地和区域的颗粒物来源;其他城市或区域根据自身条件,以受体模型法为基础开展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并逐步建立颗粒物源成分谱、详细的动态源排放清单和模型联用的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