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报告 » 正文

我识“芦山”真面目----王治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04  浏览次数:714
核心提示:读者朋友,要认识芦山,首先应解读芦山。这里所说的芦山,切勿与另一个庐山混淆。芦山和庐山是两个概念,两个地方。  四川省雅
 读者朋友,要认识“芦山”,首先应解读“芦山”。这里所说的芦山,切勿与另一个庐山混淆。芦山和庐山是两个概念,两个地方。

  四川省雅安市的芦山(既是县名又是山名)与江西省的庐山,只一字之差,芦和庐,系音同而字有别,但它们又有着许多共通的基因与元素。庐即茅屋,而芦则为芦苇,盖茅屋离不开芦苇。而芦苇盖的茅屋,既舒适,又凉爽,其效益比一般草屋高出数倍。

  芦山在长江源,庐山在长江尾;一个是大熊猫的摇篮,一个是诗人的乐园。二者相距数千里,然而它们同饮一江水。诗人与大熊猫都是“国宝”,都是畅饮母亲河的乳汁而享誉千秋。

  芦山与庐山都隐匿于千里林海、云雾缭绕之中,却又与水相伴。庐山“飞峙长江边,紧傍鄱阳湖”;芦山“背靠大渡河,结伴青衣江”。西部芦山之美,不亚于东部庐山,而且西部芦山还有镇山之宝大熊猫。

  我当记者的那些年月,迈开两条腿,不时去登山采风,曾几次登上大熊猫的后花园——夹金山(大雪山),踏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近察“岷山千里雪”;翻越过“高呀么高万丈”的二郎山,领略筑路英雄的丰采;应诗人的邀约,亲临蒙顶山品赏“蒙顶山上茶”;还独步泥巴山,观赏植物活化石——珙桐树梢上那洁白鸽子花的笑颜。古往今来,举目眺望雅安的名山大水、异草奇葩,诸多诗人激情萌动,题诗作赋,着力颂扬、赞赏。

  可以说,雅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我心之所系、创作的源泉。我所著的《魂系夹金山》《绿漫夹金山》《潮涌二郎山》《青翠的高山竹》《和平使者与超级明星》……这些描述森林卫士、科学家和熊猫保姆故事的文学篇章,都产于未被践踏的原生态。为此,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圣洁的土地。

  然而,2013年4月20日,大地突然狂吼颠簸,巨石飞滚,砖墙垮塌,家毁人丧。突如其来的吼声、哭声和震痛,没有吓倒刚强的雅安人,他们掸去身上的泥土,擦干眼泪,自立奋强,高扬重建家园的旌旗。

  在灾后复苏中,芦山人将“以人为本”、以“国宝”为重心的理念贯穿始末。突出两个优先:把城乡住房、学校、医院放在优先;把治山、治水、固人、固猫,恢复生态植被、修补大熊猫残缺的栖息地放在优先。

  2016年7月20日,是芦山灾后重建3周年的纪念日。参加奋战的勇士们,在条件十分寒苦、恶劣的情况下,守护芦山1095个日日夜夜。他们凭山里人特有的睿智,创造了人间奇迹。近观,一栋栋清雅别致的高楼,一所所美丽整洁的学校,一条条宽阔笔直的街道,一张张充满幸福的笑脸,一幅幅引人入迷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乐融融。远眺,耸立的桥梁,幽深的隧道,宽阔的通向蓝天的公路,叫人赞不绝口。这一切,彰显出芦山新面目,向世人展现了雅安的巨变。

  时隔3年,一切都有如思如愿,受灾群众有了新居,熊猫有了新家。而隐居在幽谷奇峰、原始生态中的“熊猫古城”宝兴县穆坪镇也改了龙骨,换了门庭。

  近年,这里建起了红军长征纪念馆、熊猫广场、水景观;用本地产的汉白玉,新建了宝兴珍稀动植物物种浮雕长廊;更令人欣喜的是,以“和平大使”身份进行国际交流的23只大熊猫为原型,建成熊猫雕塑主体公园。如今,穆坪镇显示出名贵、高雅的气度,一派世外桃源的新风貌。

  受灾群众目睹一个崭新的芦山,感恩不尽。芦山县飞仙关镇胡惠武新建的房子即将封顶,他兴致勃勃地到县城选购了红、蓝两种琉璃瓦,在屋顶上镶成3个大字“中国心”。儿媳一看拍手叫绝,随即在屋顶的另一侧面,用琉璃瓦拼成英文单词“LOVE”的字样。这一独特的“感恩屋顶”成为飞仙关镇的一道风景线。

  在山里,老百姓把知心话儿,写入门联,刻在石碑,嵌进墙壁,哼成歌曲,唱呀唱,唱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和感恩之心。

  今年新春,宝兴县灵关镇磨刀社区的94户居民,敲锣打鼓,搬进了新房。社区景观如画,小桥、流水、廊亭、水车、湿地……一派古香古色的绚丽风光。在小区内,最醒目的是矗立在广场上的感恩碑,村民将自创的诗歌刻在碑上,以作永恒的纪念。村党支部副书记黄中伟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说:“自重建工作以来,我们社区始终坚持将感恩教育贯穿其中。”

  更有新意的是,石棉县安顺乡彝家新寨洁白的墙面上,刻着一条偌大的标语“共产党瓦几瓦”格外耀眼,即是说,“共产党好得很”。在另一个墙壁上镌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捡菌不忘树疙瘩恩”。这是用彝族的本语,以朴素的心里话,表述对家园新生的情意。

  宋代,蜀国诗人苏轼书写庐山的灵气与秀气,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代,天府作家王治安撰文讴歌芦山的志气与勇气,文曰:我识“芦山”真面目,只缘爱在我心中。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