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生尤格·布来克写的《无效的医疗》最近在医学界广为流传。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近日在媒体公开表示,在美国,40%的医疗是无效的;在我国,这种现象也已经非常突出。
肿瘤治疗:全局考虑才能走出误区
手术和化疗一向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而民间流传的手术和化疗会加速癌细胞扩散转移,是真的吗?目前,中国对于癌症的治疗过度了吗?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放疗专家王绿化表示,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其实存在很多误区。
资料显示,临床医学非常复杂,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病也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种病的不同时期治疗方法也不同。
以肿瘤的治疗打比方来说,首先,不少人被诊断为肿瘤后就急于治疗。其实,诊断为肿瘤只能说是“定性”,但肿瘤的早晚、分期等“定量”信息,还需要更多详细检查,只有等检查完毕,信息足够丰富,才能根据分期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其次,传统观念认为,肿瘤就需要手术。虽然到目前为止,手术治疗仍是对肿瘤治疗贡献最大的,但有一部分肿瘤不是靠手术,或者说不能完全靠手术治疗,也需要放化疗。放疗和化疗同样可以治愈一些肿瘤。第三,过于恐惧放化疗的副作用。每一种治疗手段都有它的副作用。能不能放化疗,医生会综合评估病人的病情和身体体质,决定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因此,不能因为担心放化疗的副作用耽误治疗。
现在公众和媒体很关心癌症是否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问题。但在王绿化看来,在病人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必须要认识到,我们的医疗资源是严重不足的,虽然存在个别过度诊治的现象,但更严重的是治疗不足的问题,很多肿瘤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因为经济原因或听信偏方而放弃治疗的病例很多,一些患者在外面转悠三四个月后再回医院治疗,病情已经恶化。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秘书长吕有勇也表示,癌症患者生存期的个人差异很大,不能因为某个人手术和化疗后效果不佳,就否定这种治疗手段。有人质疑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但这个需要用科学数据说话;实际上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人类现有的认识肿瘤的知识还非常有限,但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三种基本手段也是经过近200年的探索逐步发展成熟的,总体上是科学和合理的,不能从个体上理解或推测并加以否定。
如何提升肿瘤规范治疗水平?首先要有全局观念,要以“病人”为中心,而不能以“病”为中心。尽管各种方法治疗肿瘤都会有一定效果,但到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法,必须依据规范,站在患者全局的角度看问题。
做不做支架谁说了算
“心脏支架救了很多急性期的患者。”钟志敏认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开通血管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置入支架开通血管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个技术是治疗冠心病的常见方法之一,技术在国内外已经非常成熟。
当冠心病发病率提升,人们对心脏支架的关注远不止于“滥用”和“暴利”的疑问。
据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钟志敏教授介绍,当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是心脏搭桥手术或心脏支架手术。但心脏搭桥或支架究竟谁说了算?钟志敏表示,支架并非适合所有冠心病患者。患者不能单纯从“喜好”来选择治疗手段,必须严格遵从手术适应症。否则不但得不到较好的治疗,还要承担高昂的费用。
专家梳理了两种治疗手段的适应症和利弊:心脏搭桥手术适用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伴有心功能不全、伴有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等患者;心脏支架手术适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确定狭窄部位堵塞度,超过75%常发生心肌梗死、年龄在30—65岁的患者。
心脏搭桥的优点在于可以解决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远期效果好,而缺点在于手术时间长、创口大,采用体外循环器对其他器脏产生影响;支架手术优点在于手术时间短、微创、能重复放置,而缺点在于可能出现血管再狭窄,需要重新干预的几率比较高。
钟志敏强调,心脏支架不是一劳永逸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因为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了病变,因此做支架只能排除其目前导致心肌梗死最危险部位的风险,但是如果他的心血管依然在继续恶化,继续出现其他地方病变,还要继续放支架。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不仅支架和心脏搭桥还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