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医院-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分级诊疗成果总结暨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现场
医联体呼吸团队模式,多方受益并将做深做实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达9.9%。而北京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发病率高达13%。如何加强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和民众参与分级医疗服务及慢病管理,已成重中之重。
据悉,在诺华制药(中国)的公益支持下,中日医院通过该项目在医联体内安贞和亚运村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慢阻肺疾病的分级诊疗,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慢阻肺防治和管理水平,强化了社区居民的慢阻肺防治素养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实现多方受益。
“中日医院-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呼吸团队(简称“呼吸团队”)由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副主任杨汀和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云海责任医生及多位社区医生组成,通过“师带徒”形式打造紧密型“专全团队”。
中日医院医改和医疗发展办公室主任贾存波、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楠,对医联体呼吸团队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称有信心将此模式做深做实。杨汀认为,该团队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种帮扶途径,使基层责任医生掌握了慢阻肺防治和诊疗基本能力,发挥了医联体呼吸团队的合力,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专家门诊服务。
推进“防治康”一体化,慢阻肺分级诊疗落地
根据慢阻肺疾病特点和分级分类管理需求,呼吸团队建立了中日医院医联体慢阻肺诊疗管理模式,明确医联体内中日医院和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分工。
贾存波指出,依托于专家门诊、绿色通道转诊、专全团队等医联体平台,从居民社区慢阻肺评估、高危人群社区首诊、疑似人群社区复诊、中日医院确诊到个性化疾病管理方案制定,项目试点有效落实了中日医院医联体重点工作和任务,构建起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诊疗模式,实现了慢阻肺患者“防治康”一体化,让慢阻肺分级诊疗在社区扎根落地。
为了将试点工作常态化,呼吸团队成立了慢阻肺“星级会员”俱乐部,强化了呼吸团队与慢阻肺患者之间的纽带联系。李云海宣布了首批5位俱乐部“星级会员”,并向其赠送免费使用的便携式肺功能仪。“星级会员”将享受优先就诊、绿色通道转诊、呼吸专家“点对点”诊疗、责任医生健康指导、健康小屋套餐、实时肺功能监测等服务。
随后,李云海还为社区居民带来慢阻肺疾病防治知识讲座,讲解了慢阻肺疾病危险因素、长期用药和自我管理等防治知识,并向居民发放防雾霾口罩、腰围尺等健康教育小工具,提高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专注度。
当日,呼吸团队还联合社区全科医生,为社区居民带来大型常见慢性病义诊活动,向社区居民发放《慢阻肺防治系列科普手册》和《慢阻肺防治核心信息》,免费检测肺功能、测量血压和血糖等,有效提高了居民的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