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污染“相伴”的是民众对污染成因的关注。今天一早,一则关于“此次灰霾中有硫酸氨”的消息就在朋友圈中流传,而更早之前还有风电致霾说,到底这些说法科学性如何?此外,公众还关心,付出那么多努力,霾到底治得怎么样了,有没有盼头?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梳理了多个频频被公众提及的有关霾的问题,请8位国内权威专家一起“读霾”。
霾究竟是哪里的“特产”
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京津冀的雾霾主要是由内蒙古、陕西、山西这3个省、自治区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而雾霾最严重的京津冀三地是受害者,情况到底如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说,大量的观测分析和模式研究都表明,京津冀大气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积累加上外地传输导致的。
其中,京津冀三地自身的排放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对PM2.5污染的贡献约为70%。
京津冀区域面积虽然只占全国的2%,但2014年常住人口占全国的8%,煤炭消费占全国的9.2%,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
周边省市的区域传输对京津冀PM2.5污染的贡献约占30%,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山东、河南两省的污染排放。此外,山西、内蒙古和陕西的排放对京津冀PM2.5污染也有一定的“贡献”,但不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柴发合说,治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有必要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行联防联控。
据北京大学教授谢绍东介绍,各地雾霾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目前PM2.5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和生物质燃烧等。各个城市和地区视产业结构,各行业排放比例有所不同。
车限行了,工厂限产了,为什么空气还不好
12月19日,石家庄连续多个小时爆表后,当地公众不断发出质疑,治霾是不是停滞了?
细心的北京公众也发现,2016年下半年以来,北京PM2.5浓度改善停滞了。现在什么招儿都使了,仍然出现严重污染,治理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说,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地针对大气PM2.5污染治理,在多个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主要包括:统筹区域环境资源,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有效控制移动源排放;加强扬尘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创新区域管理机制,提升联防联控管理能力等。
贺克斌进一步解释说,2013年,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2014年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2015年PM2.5年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6.2%。截至目前,北京市今年的PM2.5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9.2%,河北省的PM2.5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9.1%。
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反映了京津冀区域大气PM2.5浓度在逐年下降。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来看,今年北京、天津、河北的“优良天”都比去年小幅增加。
贺克斌还举例说,今年春夏时节,大家在朋友圈中“晒蓝天”的频次明显高于前几年,公众也切身感受到了空气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