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近尾声,这一年,不仅粮食产量稳定在高水平,种植业还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米改豆”“粮改饲”引领种植业结构调整,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提升种植业科技水平,化肥农药零增长促进种植业绿色发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让疲劳的耕地开始有“喘口气”的机会……广袤田畴的这些变化留在了每个农民和农业工作者的心中。
调结构打出“组合拳”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认为,在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之后,农业面临推动力减弱、制约因素增多的困难,存在品种结构矛盾和质量效益偏低的情况。调整农业结构,抓住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使农产品供给在数量上更充足、质量上更契合需求,使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更有效、生态环境更友好。基于此,种植业结构调整要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调结构不是盲目地调整,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适应性地调、生态保护地调、有保有压地调,要宜减则减,宜加则加。当前我国小麦、稻谷供求基本平衡,玉米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供求缺口逐渐扩大。因此,要调减籽粒玉米,扩种市场需求大的大豆、马铃薯、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等。农业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增加4000万亩。
“改得对不对,市场说了算;改不改得动,农民说了算”。为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整合32.5亿元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部还组织专家制定了10多个种植结构调整的技术意见,为农民开展结构调整和粮改饲进行技术培训。
有力的政策让敏锐的农民尝到了甜头。黑龙江省克东县大海现代农机合作社的2.5万亩耕地,有1.8万亩种大豆,让理事长邹德海感到欣慰的是今年有两份补贴可领:“大豆亩产200斤,能卖360元,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和玉米大豆轮作补贴有280元,这样一亩地的毛收入有640元,保证不赔,价格再高点还能赚更多。”
提质量增强竞争力
质量效益是产业发展的生命之基。近年来,种植业生产取得显著成效,但竞争力仍然不高。水果、茶叶、蔬菜面积持续增加。截至2015年,水果面积1.92亿亩,茶叶面积4100多万亩,蔬菜面积3.3亿亩,均位居世界第一。但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产品竞争力也不强,导致近年来进口不断扩大。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提高种植业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对农业增收至关重要。今年,农业部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抓手,促进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提质增效。一批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县被确定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整建制推进县,集中力量攻克一系列技术瓶颈,集成标准化、可持续技术模式,示范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效。各地还加快推进园艺作物“三品”提升,促进品种改良,促进品质改进,促进品牌创建,让果菜茶提质增效。
“三品”提升让果茶在农民致富路上发挥了更大作用。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介绍,湖北已累计改造低产低效果茶园65.8万亩,建设精品果园和高效生态茶叶示范园29.2万亩,实现了单产提高、品质提升。“品种改良后,好的1斤能卖到4元多,之前1斤只能卖到1元。”宜昌市晓曦红柑橘合作社理事长张仁俊对此深有体会。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果茶产业要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实现“三提高”,即提高产品质量效益、产业竞争力和绿色发展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加快品种改良,推进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科技创新,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模式。提高绿色发展能力,推广绿色防控、有机肥、配方施肥,改善果园、茶园生态环境。
转方式农业更绿色
绿色是农业的本色。农业既对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强的依赖,也对其产生明显影响。过去,为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主要靠资源高强度开发来支撑,导致资源环境的弦绷得越来越紧。“新账不再欠,老账逐步还”,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永续发展。
绿色发展一方面要“减”,化肥、农药要实现减量增效。今年,农业部选择200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启动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据统计,全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近16亿亩次,秸秆还田面积8亿多亩,有机肥施用面积3.8亿亩次,绿肥种植面积4800万亩,农用化肥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部分省份出现负增长。农业部还在全国创建600个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减少农药使用量9000多吨。
绿色发展另一方面要“休”,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今年,国家率先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开展轮作试点,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湖南重金属污染区和西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试点,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目前已先期启动616万亩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今后3年至5年,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国家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将适时研究扩大试点规模。
河北省深州市榆科镇下博村是季节性休耕试点村之一。村民石福林有20亩地,过去他收完小麦种玉米,现在只种玉米,因此领到了每亩500元的季节性休耕补贴。小麦耗水大,生长期又降雨少,需要打井抽水灌溉。以前种两茬,他老感觉地力不够,就多用化肥。以前光种玉米就需要100斤化肥,现在减到了80斤。
推进节水农业也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今年我国在华北、西北和西南11个省(区、市)建设11个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集中示范展示水肥一体化模式2.16万亩。在北方8省区开展旱作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已推广1700万亩小麦节水品种,每亩节水100立方米以上,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