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人士称,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华而不实的并购重组要想蒙混过关将难上加难
■本报记者 朱宝琛
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已经审核了10家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其中,1家被否,4家获得无条件通过,5家获得有条件通过。
被否的企业为金利科技。《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自2016年6月17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并购重组新规征求意见以来,第17家并购重组申请被否的企业。
对于金利科技并购重组申请被否的原因,证监会称,公司标的资产定价的公允性以及盈利预测的主要业绩指标缺乏合理依据,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和第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
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去年中国证监会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规定:2016年6月17日,中国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细化关于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认定标准、取消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延长新入股东股份锁定期、严管中介机构等。
业内人士介绍,综合来看,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未获证监会审核通过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等方面存瑕疵;二是重大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发展没有积极作用;三是不符合国家政策或证监会相关政策法规。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梳理2016年以来25家(其中,2016年24家,2017年1家)企业并购重组申请被否的原因,注意到主要是不符合《管理办法》第四条、第十一条和第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
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并购重组市场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国内并购重组市场环境的完善,推动了并购重组从监管、中介服务到上市公司操作全链条的成熟。通过并购重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既是监管层政策鼓励方向,亦是上市公司在经济低迷时期寻找新增长动力之重要途径。可以预见,2017年并购重组仍将是A股市场的主旋律,但从2016年否决风向可知,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华而不实的并购重组要想蒙混过关将会难上加难。上市公司只要围绕提升自身经营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去做,不进行虚假重组、“忽悠式”重组,并购重组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