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救命药”短缺的老问题怎么破?国家出了新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01  浏览次数:693
核心提示: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正式对外公布。《规划》提出,保证临床必需、用量不确定的低价药、抢救用药和罕见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正式对外公布。《规划》提出,保证临床必需、用量不确定的低价药、抢救用药和罕见病用药的市场供应,这意味着,这些“救命药”未来或不再难觅踪影。

    专家:国家应统一生产采购保障供应

    2014年,一场旨在帮助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也称“渐冻人”)的冰桶挑战赛活动在全球流行开来,让很多人了解到了“罕见病”这个概念,同时,罕见病用药问题也引起社会关注。

    对此,此次《规划》特别提出,要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预警机制,保证临床必需、用量不确定的低价药、抢救用药和罕见病用药的市场供应。

    目前,我国罕见病患者的药品供应保障存在哪些问题?知名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介绍,这些年国家在低价药这块有目录和定点生产,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低价药断供和短缺的情况依然比较严重。这主要是因为低价药价格比较低,生产企业生产这些药品再担负营销等工作,亏钱,此外,价格太低医生不愿意用,因此也会有一些药品积压的问题。

    史立臣表示,要想改善这一问题首先要有药品预警监控体系,其次以省市为单位一次性采购,货款即时支付,解决药企生产成本问题。

    由于单种疾病患者人数较少,罕见病患者的用药也被称为“孤儿药”。原卫生部部长陈竺也曾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应当对基本药物的某些品种、“孤儿药”、某些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实施国家统一定点生产、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储备,从根本上保证供应。

    药企:出台对医药研发的激励政策

    而在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会长韩金祥看来,提升国内药企的“孤儿药”研发能力,生产出“中国造”的“孤儿药”,是解决国内罕见病患者用药困境的根本途径。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孤儿药”研发能力严重滞后,创新型“孤儿药”产出几乎为空白。

    对此,史立臣介绍,我国国内药企生产的“孤儿药”几乎都是仿制药,利润率与创新药差距巨大,导致我国药企的创新能力和市场价值也受到了很大制约。

    非营利性组织罕见病发展中心主任黄如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国内药企“孤儿药”研发乏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激励机制欠缺。在欧美多个国家,都有不同类型的激励机制推动“孤儿药”研发。

    对比之下,当前我国针对罕见病问题的专项立法还是空白,“孤儿药”相关的政策仅散见于药物安全监管制度等方面。

    多家药企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家层面应出台对医药研发的相关激励政策,通过专项立法予以政策倾斜。(健康时报实习记者马金凤)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