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期间股市下跌为主 |
当前,中国经济量价背离,货币政策渐变,不确定性较多。整体看,一季度中国经济仍在改善之中,未现颓势。欧美经济近期走强,中国有望从中受益,高频数据也支持经济持续改善的判断。考虑到去年的基数,预计2月份经济数据较为好看,3月份压力较大。
3月份通胀有望稳步下行。从近期数据看,食品价格平稳,非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PPI向CPI的传导主要体现在交通工具用燃料、水电燃料等方面,对CPI的影响仍相对有限。
3月份,资产市场可能缺乏明显的机会。无论是股市还是债市,预计走势都以震荡为主,特别是股市,在1月下旬开始的这波上涨之后可能有一定幅度的调整。因此,建议减少股票资产配置,在原有较高仓位的背景下,降低20%仓位,增加现金类资产配置,静待调整后的加仓时机。
债券风险初步缓解,收益率继续上行的空间有限,但目前也未看到明显的利多因素。从历史表现看,债券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特点导致市场调整往往迅速到位,收益率曲线上行时一般都比较陡峭。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速并不高,通胀仍十分温和,债券市场继续调整的可能性并不大。3月份地方政府债发行有望恢复,信用债发行量也会增加,但央行对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将影响债券配置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利差走阔将是大概率事件。
外部经济好转
从国外的数据看,2月份全球经济运行稳定。尤其是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运行好于预期。
2月份,日本PMI为53.5%,是2014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值。欧元区制造业PMI是55.5%,比1月份高0.3个百分点,是2011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值
此外,2月份欧元区服务业PMI是55.6%,比1月份高1.9个百分点。
节后工业生产快速恢复
从发电耗煤量看,春节后中国工业生产恢复得很快,经济很有活力。1月份,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是61万吨;2月中下旬(剔除春节影响)日均为58.5万吨。这些数据均高于去年3月份日均55万吨的耗煤量。
春节后,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也在反弹。2月24日,BDI指数收于875点,连续8日走高。BDI的反弹表明中国的工业生产正在快速恢复,从而带动大宗商品的运输需求。
2月份,以工业增加值为代表的产出增速将显著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去年春节为2月8日,导致当月增加值同比增速只有4.91%,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速为0.43%,均远低于年度平均值。而今年春节在1月28日,早于去年。预计2月份数据将显著受益于去年的低基数。
不过,由于去年3月份经济出现了脉冲式改善,预计今年3月份产出增速压力会比较大。
PPI向CPI传导
1月份CPI弱于预期,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食品价格涨幅较低。今年春节期间,食品CPI环比增速是过去几年最低的,这和农产品库存过高、玉米价格下跌导致猪粮比过高等因素有关。不过,非食品CPI的表现超预期,1月份非食品CPI的环比增速几乎是过去几年的2倍。
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年春节非食品CPI的上涨很难与商品价格挂钩,“是非食品项下的服务在涨,不是消费品涨,服务上涨主要在旅游、医疗、教育等部门”。这种看法可能不够全面。春节期间,确实有一些项目价格上涨,比如旅游价格(环比增9.5%)、邮递服务(环比增0.6%)、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环比增1.8%)、其他用品和服务(环比增1.5%)等。这些项目主要由人力成本决定,春节季节性涨价,节后逐步回落,很难导致CPI持续位于高位。
但是,春节期间其他一些CPI项目也在涨价,而这些项目或多或少地和能源、商品价格有关,比如交通工具用燃料1月份环比上涨4.6%,居住中的水电燃料上涨0.8%。这些项目并不受春节假期的影响,去年春节期间环比增速就是下跌的。而今年春节期间上涨明显,反映了从PPI向CPI的传导效应。
3月等待调仓机会
3月份,资产市场可能缺乏明显的机会,股票市场可能有一定幅度调整,因此建议减配股票资产,在原来较高仓位的背景下,降低股票仓位20%,增加现金类资产配置,等待调整后的加仓时机。
股票:关注两会对市场影响
分析上市公司业绩快报后发现,上市公司盈利提升主要来自于股本扩张式的外延式发展,而非内生式增长。如果进行简单的股本调整(按照股本比例计算相应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可以发现,营业收入基本不变,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反而有所下滑。这在中小板和创业板里表现更为明显。经过股本调整后,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营业利润,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也是我们长期以来并不看好中小创的重要原因。
经济数据处于“空窗期”,也使得市场躁动无序。目前,经济数据缺乏使得投资者既无法证实乐观预期,也无法证伪悲观看法。股票市场缺乏有效的定价“锚”,投资者各行其是,难以出现趋势性机会。因此,预计3月份市场在1、2月份上涨后可能面临调整。
从盘面上看,1、2月份的上涨表现为快速的行业轮动和风格切换。行业方面,从军工行业,再到周期性行业,到家电行业,再到白酒行业,最后出现了成长股补涨,各个行业各领风骚三四天。行业和风格的快速切换显示市场缺乏真正的龙头,投资者预期并不一致,在一轮上涨后市场需要休整,这也是我们判断3月份股票市场在上涨乏力后,需要调整的一个原因。
两会在每年的3月召开,也是影响股票市场的重要因素。从上世纪末至今,每年3月3日政协开幕,3月5日人大开幕,会议一般持续到15日前后。因此,为了考虑会议的影响,将3月份划分为上半月和下半月,分别考虑会议期间和会议之后股票市场的表现,也未发现明显的规律。在过去15年,两会期间(上半月)股市表现好于两会之后(下半月)的只有6年,不及二分之一。
从监管的角度看,市场需要时间适应监管层的思路。目前看,证监会、保监会的一系列举措(包括规范再融资、从严处罚私募违法交易、保监会重罚前海人寿、恒大人寿)显示,监管层正系统地限制并打击利用资本优势从市场获利的行为。长期看,严格的监管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恢复投资者信心。短期内,投资者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监管层的工作。
配置方面,业绩显著改善的股票是首选。主板中,周期性股票业绩改善较为明显,但需注意风险。目前,市场对于经济改善的持续性分歧较大,3月份部分投资者可能会趁机减仓周期股。中小板和创业板方面,在监管层规范借壳、重组行为的情况下,具有内生式增长的股票值得关注。
债券:风险初步缓解
2016年第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更好地平衡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今年货币政策在兼顾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将更关注“抑泡沫、防风险”。当前的情形和2013年“钱荒”时有些类似,债券市场调整的背后都是央行边际收紧货币政策,而这种收紧并非担心经济过热,而是担忧资本市场风险。因此,预计央行货币政策将相对更中性化一些,但并不会显著收紧。
经过调整,债券市场风险已经明显释放。目前,十年国债收益率从去年低点的2.6%上涨到目前的3.3%左右,十年国开债从去年低点的3.0%上到目前的4.05%左右。从债券绝对收益率水平看,相对于信贷等其他金融资产,债券的吸引力在慢慢恢复。
考虑到当前经济产出仍面临一定压力,通胀温和,债券市场杠杆风险已经有效缓解,我们认为,债券不太可能出现类似2007年和2013年那样规模的市场调整。
3月份,债券市场供给有望增加。首先,地方债发行将步入正轨。去年2月份,地方政府债发行了1667亿元,而今年2月份尚无发行,相对滞后。一方面,过去两年的债务置换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财政部和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紧迫感不如以前。另一方面,债券市场调整导致地方债成本上行,地方政府希望等待更好的发行时机。但是,考虑到今年仍有6万亿左右的地方债需要置换(实际发行量不会有这么多),3月份地方政府债应该会再度恢复发行,债券市场的利率债供给将逐步正常化。其次,今年1、2月的信用债发行量也偏低,年初至今信用债合计发行量只有3120亿元,不仅明显低于2016年同期的10104亿元,也低于2015年同期的4822亿元。考虑到经济增速和企业的融资需求,预计3月份信用债供给也将有所增加。
近期央行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试图统一监管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的资产管理业务,建立资本约束机制,统一杠杆要求。过去几年,各类资管产品借入银行资金,买入信用债,信用利差被极度压缩。随着对资管产品的统一规范,债券市场去杠杆将导致资金回流表内,信用债配置需求减弱。
在上述两股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信用利差走阔将是大概率事件。
货币:美联储加息是关键
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言论较为积极,市场对于3月份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快速升温(加息概率由31%升至90%)。目前看,3月份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无法排除。如果3月份美联储加息,那么全年加息3次的可能性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都可能创新高。
需要注意的是,未来美元的走势面临着欧元、人民币的制约。近期欧元区经济数据表现抢眼。如果欧元区经济的景气能够持续,欧央行可能会逐步缩减资产购买的规模,适当收紧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欧元“严重低估”的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制约美元升幅。
人民币也是如此。近期中国经济表现不错,央行边际收紧货币政策,市场对于人民币的悲观情绪相对缓解。同时,特朗普总统进退失据,被国内事务困扰,未来中美爆发贸易战、汇率战的可能性显著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面临的风险显著缓解,贬值压力下降。
商品:面临趋势性下行
鉴于对经济周期和物价走势的判断,我们认为,一季度是全年PPI高点(更具体点,2月份可能是全年PPI最高点),因而由中国定价的黑色链上的商品价格(螺纹钢、铁矿石、动力煤、两焦)目前可能是高位,建议在操作上以做空为主。同时,考虑到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升温,全球商品也没有明显的上涨空间。
对于原油,仍维持之前的看法。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政策再度回归到“价格调控”,沙特等国家减产态度积极,原油几乎没有大跌空间。同时,全球经济改善,中国需求增加,原油价格有望继续震荡,小幅上行。(吴照银系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刘长江系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