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加速打造一体化智慧城市 北斗产业成京津冀布局重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07  浏览次数:703
核心提示: 4月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协同推进北斗导航与位
    4月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协同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确定北斗产业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切入点和先行手段。

    与此同时,北京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与OFO小黄车签署了《北斗ofo小黄车战略合作协议》,ofo小黄车将在京津冀地区配备由北斗导航特质研发的拥有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北斗智能锁,并进一步优化电子围栏定位技术,基于海量出行大数据为政府提供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规划方案和建议。

    作为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重要领域,北斗共享单车将助力政府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大城市病问题,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也有助于政府、北斗导航共同打造京津冀一体化智慧城市,造福市民智慧出行的同时也加速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推进京津冀北斗应用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发挥京、津、冀各自的优势,增强三地区联动和协同创新发展。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表示,通过推动北斗产业规模化发展,有利于带动三地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在全国产生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下为《方案》全文: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立足整体及三地功能定位,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京津冀三地的综合应用,促进京津冀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协同发展,力争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占领高端,形成新优势,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三地主管部门牵头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切实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斗系统发展双重机遇,发挥京津冀三地各自优势,找准共同行动的契合点,在更大的空间范围统筹推动北斗应用规模化发展,从更高的战略角度协同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本行动方案的实施,旨在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三地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合作与联动,共同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满足民生服务重大需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京津冀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整体水平,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竞争优势。

    二、发展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发展原则

    1.需求引领、统筹协调。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三地在资源和行动上的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

    2.重点突出、协同推进。立足京津冀区域整体及三地功能定位,重点围绕城市发展和民生服务中的关键问题,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具体任务和行动分工,切实保障方案实施。

    3.规模应用、互利共赢。聚焦重点领域,共同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探索三地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互利共赢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4.深化合作、创新驱动。推进京津冀产学研用深化合作,促进三地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共同推动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总体目标

    在京津冀三地充分利用现有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基础设施和成果,围绕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交通与物流、养老等领域开展规模化应用,通过促进共用共建共享协调发展,推动北斗基础设施一体化、应用示范一体化和运营服务一体化,通过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和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可持续保障,不断挖掘新的应用需求,推动京津冀北斗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协同发展,显著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在京津冀地区打造形成能够基本满足北斗规模化应用服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领先全国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智库,巩固并保持京津冀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到2020年,实现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超过1200亿元,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制高点。

    三、重点任务

    (一)重点技术研发方向

    1.集中力量攻关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共性基础技术,配合国家相关重大专项,加大研发支持力度,综合提升北斗导航芯片与多源传感器的集成应用,在综合性能、功耗、成本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2.重点突破协同精密定位、智能导航、泛在位置服务核心技术,实现位置服务技术的大幅提升,在高精度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授时技术取得突破。

    3.积极促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和各行业的融合,以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为重点,加强集成创新与应用模式创新。

    (二)重点发展应用领域

    1.公共安全应急保障领域

    依托区域和政策优势,强化区域间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公共安全体系中位置空间的精细化水平,解决公共安全领域的突出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辨识、定位、导航、监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供从预判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过程服务能力。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应用规范、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治理,立足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北京在技术、人员、资源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在区域内推广各自的先进技术和平台,提供深层次的一体化应用,提高区域公共安全的协同治理和服务保障水平。

    2.交通与物流领域

    利用北斗导航、地理信息、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交通出行、物流运输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与物流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内车辆出行与共享单车的精准化服务,方便区域统一出行,解决实际出行困难问题。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出行位置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多种方式,为公众提供跨区域、全过程基于位置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推动电子口岸、道路运输危险品信息监管平台和邮政业务信息监管平台等相关支撑平台建设,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信息平台,形成开放、透明、共享的供应链协作模式。打造智能化物流公共配送中心、中转分拨站,加强物流车辆的规范管理以及社区自提点、服务点的共建共享。

    3.养老领域

    依托北斗导航定位功能,研制推广智慧养老可穿戴型设备,为老年群体提供定位、位置服务、健康监测、预警、监护等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功能应用与服务体验;搭建京津冀一体化北斗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展养老云计算数据中心、养老服务支撑平台的建设,并结合物联网技术为社保、医保等管理部门提供终端远程授信机制,提供智能化服务;统筹规划建设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京津冀北斗养老服务片区,开展养老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对周边社区老人提供信息采集、医疗救助、健康体检等服务,探索开展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新模式,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京津冀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

    (三)重点工程

    1.建设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聚集区

    鉴于众多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核心企业在北京中关村已形成相对聚集效果,打造以北京中关村为核心的京津冀发展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聚集区,形成企业孵化成长区、加速发展区和企业总部聚集区三大梯次功能区,辐射周边地区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形成京津冀整个产业集聚区的中心。

    在天津市建立北斗导航产业基地、北斗战略新兴产业园区、北斗卫星导航数据中心等多个北斗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及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平台。

    在河北省建立卫星导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通信导航监督检验中心、卫星导航运营服务中心与卫星导航产业基地。

    2.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标准化及规范化

    积极开展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标准化研究与推进工作,积极制定或参与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标准及相应的计量检测技术规范,完善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以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高新技术和典型示范应用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先进技术标准集群和应用服务标准集群。面向京津冀三地北斗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协同运行的需要,制定京津冀北斗区域示范应用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和通信协议标准,形成京津冀区域统一的导航与位置服务协同标准体系。

    联合组建京津冀北斗导航与授时计量测试平台,提供公共计量测试服务,形成计量测试互认机制。制定针对标准测试设备的计量校准规范,对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提出统一具体的计量性能要求,为产品质量的客观科学评价提供技术依据和保障。

    进一步提高质量技术基础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融合,在典型企业和产业聚集区综合发挥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的作用,组织研究制定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核心标准,开展质量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示范试点,形成适合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质量提升方案与可复制推广的一站式质量服务模式和服务规范,提升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品的综合质量水平。联合组建京津冀北斗导航与授时计量测试平台,提供公共计量测试服务,形成计量测试互认机制。

    3.建立一体化协同发展与应用服务体系

    促进共用共建共享协调发展,推动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应用平台一体化和运营服务一体化。

    (1)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

    在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工程”统筹之下,配合国家《“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建设陆海空天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利用京津冀三地已有资源,完成京津冀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张网)的建设并准备进行应用推广;

    利用遥感卫星资源,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空间数据库系统建立面向北斗的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与京津冀北斗一体化运营服务平台对接,为其移动终端和相应的业务系统提供即时高分辨率影像服务和相关空间信息服务。

    (2)应用平台一体化

    根据京津冀三地整体产业布局情况,以行业应用需求为导向,联合开展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应用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资源,根据各地产业转型的实际要求,优先开展京津冀区域公共安全应急保障应用、交通物流一体化应用、智慧养老应用等应用工程建设。

    (3)运营服务一体化

    通过“终端+系统+平台”模式,提供成本低、功能强、广域性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一站式服务。在运营服务方面,依托京津冀三地现有的运营服务平台企业,从统一服务、数据共享、任务协同入手,逐步实现商业运营的一体化,打造京津冀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的集团企业。

    4.支撑冬奥会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建设

    根据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需求,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综合应用北斗导航、地理信息、遥感、室内定位等空间信息技术,融合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重点针对冬奥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智能交通与物流、公众信息服务等方面开展北斗应用示范工程,为将2022年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奥运盛会打好基础,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奥运遗产。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联合工作组,加强统筹协调

    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三个单位牵头,会同京津冀三地行业主管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组建专家智库,共同制定京津冀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路线图,在政策制定、标准研究、科研攻关等方面统筹管理,加强协同与推进力度。建立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促进三地政府与行业企业的互动沟通。

    (二)建立重点项目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立重点项目库,对京津冀三地列为的重点项目实行政府全程跟踪服务,定期进行调度与协调,择优给予重点支持。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列入政府重大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资金重点支持范围,采取股权投资、贷款贴息、无偿资助等方式。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产业聚集区建设等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京津冀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相关产业。

    (三)完善政策体系,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作为京津冀三地新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推广。在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的信息化应用中采购相关产品及服务,以政府采购引导产业发展。

    以政府支持促进三地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建设。对于京津冀三地目前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相关行业应用,如物流监控、应急减灾、高精度授时、地理国情监测等给予优先支持。

    (四)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加速应用示范与规模化应用进程

    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支持,组织协调京津冀三地企业承担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相关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推动国家重大专项落地京津冀地区,对承接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事业单位优先给予地方政府的配套支持。整合资源,创造条件争取国家重大工程在京津冀率先应用示范,加速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化应用进程。结合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相关大数据项目纳入支持范围。

    (五)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京津冀人才交流

    协助企业引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领域国际国内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好中央“千人计划”和京津冀三地的人才服务平台与政策,引进一批掌握前沿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好北京高端人才在京津冀区域流动与交流工作。

    加强对国内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人才的引进和政策支持力度,将本领域企业高端人才纳入高端人才奖励范围。

    (六)发挥产业联盟作用,鼓励模式与机制创新

    充分发挥产业联盟的组织作用,鼓励产业联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合作,动应用示范与规模化应用项目建设。鼓励产业联盟组织制定行业公约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产业链内部各种形式的资源整合和横向联合,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形成集团化、组织化的推进模式,培育产业高端创新集群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