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自然保护区“缺钱”困境何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1  浏览次数:374
核心提示: 笔者近日对一些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调研,发现各地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及法定职责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自然保护区
   笔者近日对一些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调研,发现各地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及法定职责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自然保护区级别越低,管理水平相对越弱,违法违规问题越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实际需求。换句话说,自然保护区陷入“缺钱”困境。

    一方面,自然保护区人员经费保障力度明显不足。一些地方政府能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供日常人员经费保障,但无法提供更多的资金来吸引专业人才。部分地区由于财政困难,管理机构人员缺口较大。以辽宁省红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保护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管理局仅有5个参公事业编制人员和10个差额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相关专业人员也仅有1人且即将退休,科研、监测等法定工作职责难以有效开展。

    另一方面,历史遗留问题造成资金压力大。很多自然保护区在计划设立时就未征求拟纳入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权利人的同意,包括土地权利人、历史存在的镇村负责人等。随着土地和海洋不动产登记工作陆续开始,解决保护区内权属混乱的问题迫在眉睫,这就需要通过补偿、置换、征用等措施与原来的权利人达成协议,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主体一般是地方政府,这对于财政困难的地方来说压力很大。

    “缺钱”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少、资金量有限。《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但是,这些资金仅仅能解决部分自然保护区基本人员经费保障、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

    自然保护区“缺钱”困境何解?

    笔者认为,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拓宽自然保护区资金筹措渠道,是破解自然保护区“缺钱”困境的必然之举。

    一是由各级政府提供基本经费保障。从国际经验看,加拿大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资金有80%以上来自于政府预算,美国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也主要依靠联邦财政。在当前的形势下,仍应将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作为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

    二是探索发行自然保护区彩票。可以参照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的模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发行自然保护区彩票的形式筹措自然保护区公益金。以福彩为例,福利彩票发行的目的是“团结各界热心社会福利事业的人士,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筹集社会福利资金,兴办残疾人、老年人、孤儿福利事业和帮助有困难的人”。“十二五”时期全国福利彩票累计销售超过8628亿元,其中35%约3000亿元作为公益金使用,为各项福利事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同样,自然保护区彩票也可以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是加快健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为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开辟一条新渠道。要对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保护成本、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进而进行补偿。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以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等方面。2016年9月,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在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值得各地借鉴。

    四是鼓励设立自然保护区基金。自然保护区基金可作为自然保护区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为例,其1961年成立以来,在全世界投资超过1.3万个项目,涉及资金约100亿美元。自1980年开始,在中国共资助开展了100多个重大项目,投入总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而这些资金的60%来自于个人志愿者的捐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