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表示,在土地供应量没有迅速增加的情况下,房价的拐点短期内还不会出现,一二线城市还存在上涨压力,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房价并不一定全面上涨。
调控见成效 上涨压力仍存
“一线城市的房价为什么高?因为年轻人所关注的就业创业,在大都市圈里的几乎比较多,大城市的集聚效应相当明显聚效应导致住房需求上升,这成为了促进房价上升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住宅用地占整个建设用地水平偏低是房价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7年4月20日,重庆,不少市民在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参观了解房源。(钟桂林摄/光明图片)
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70个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持续回落,18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涨幅回落,其他城市环比涨幅略升。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天津、南京等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环比方面,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上海、南京、福州、武汉、深圳和成都6个城市环比下降。
从统计数字来看,楼市调控的影响已经显现,但部分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上涨表明,房地产上涨压力仍然存在,二手房方面,各大中城市上涨趋势也比较明显。
从去年的“930”再到今年“317”调控,各级政府在“限购”、“限贷”以及“打击违法中介”上持续“加码”,在短时间内稳定了市场,从需求端来看,目前一线城市房价趋稳,非一线城市的还有待观望。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分析到:“像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人口始终是净流入的,存在需求,因此还存在上涨的可能,但是非一线城市可能面临一个‘拐点’。”他举例说,在此前的一轮上涨,像苏州这样的城市并没有涨,这是因为它的人口是平衡的,有大量人去了上海,也有不少打工者进来,而其周边的南通虽然经济也还可以,但人口确实净流出的,这样房价应当难长久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