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变化和正在变化的背后,与7年来持之以恒坚持创模密不可分。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涉及贵州省遵义市社会经济、环境质量、建设、管理等多方面,指标系数要求高、头绪纷繁复杂。遵义市始终把创模作为书记市长工程,充分调研分析,精心编制创模规划,将创模工作纳入县(区、市)政府考核和部门年终综合考核。遵义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委书记任指挥长,市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宣传部部长、1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4名副市长、1名政协副主席任副挥指长,以及市直机关32个科局(部委)的“一把手”和14个县(区、市)的县(区、市)长为成员的创模指挥部,下设督查、综合、技术、宣传4个组,将创模的26项指标层层细化分解,倒排工期,查找差距,专人办公,分工协作,总体调度。
7年来,遵义市紧扣26项国标,强力推进环保能力建设、节能及工业企业整治、减排及环境管理、环境噪声整治、城区水环境整治、垃圾及固废处置、能源结构调整、创模宣传及教育、饮用水水源保护、创模督查九大攻坚工程,创建服务环保、民生环保、数字环保、法治环保、安全环保、创新环保六大环保品牌,多层面、宽领域全面推进。
为了保护城区饮用水水源,遵义市把北郊、南郊、海龙、红岩、水泊渡五大水库环境保护作为全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编制实施《中心城区饮用水源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专项督查和专项整治,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完善五大水库的界碑界桩、标识标牌。同时,建设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硬隔离设施,取缔各类排污口,制定并启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村民搬迁方案。全市饮用水水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为加强治理城市噪声污染,遵义市环保、城管、公安多部门联动,畅通“12369”、“12319”、“110” 信息渠道,分工协作,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监督作用,广泛发动市民自觉参与到噪声污染整治行动中来,从噪声的制造者和受害者,成为噪声的监控者和受益者。
遵义市在创模过程中,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工程,基本形成以电能为主,农村沼气、城市天然气为辅的用能模式。将清洁能源推广与节能减排工作有机结合,在建立健全清洁能源推广制度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先进生产能力,并将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编制完成了《遵义市天然气利用总体规划》,鼓励引导企业加快天然气管道、液化气管网和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等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了遵义市高压环网(东环网、西环网遵义接收站——高桥段管道)、遵义——仁怀荣昌坝输气管道、温水——习水——赤水输气管道等项目。目前,遵义市管道燃气行业累计完成投资15.93亿元,投入使用的城镇燃气管道达569千米,长输管线达232.86千米。
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推进政府公务车绿色采购制度,把节能、环保作为公务车采购重要参考指标,目前,全市建成日供气能力为1.5万立方米的CNG(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8座,天然气储配站1座,中心城区的出租车和公交大客车基本改成CNG车,基本实现了将CNG作为公交(出租车)行业汽车燃料的目标。2012年实施LNG(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和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已建成36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综合站1座,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3座。
中心城区燃煤锅炉“改气”工作加快推进。全市所有白酒企业全面实施了燃煤锅炉改造,截至目前,中心城区改燃率达97.8%。仁怀市引资6000多万元,建成2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配站,茅台镇,二合名酒工业园区等地已铺设管网50多公里,完成茅台酒厂、糊涂酒业、中枢301厂和工业园区内12家企业燃煤锅炉改造,每年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460吨、氮氧化物157吨。在中心城区,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开展无煤社区创建活动,取缔经营性燃煤炉具,大力推广使用电、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目前,共有燃气供应企业35家,中心城区燃气普及率达81.3%。
加强城区生态绿化,遵义市用10年多的时间营造10万亩风景林。为保护名城母亲河,加快推进湘江河综合整治,编制了《百里湘江水清岸绿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从源头到下游综合防治措施,全面实施流域内污水垃圾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取缔、河道淤泥清除和沿岸景观打造。
遵义市创模工作中进行“两江一河”环保治理大行动中,西线的赤水河流域的治理,成为遵义市创模过程中的重点。
这条以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著称的河流,掀起了一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大行动。特别是近两年来, 遵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强力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流域污染防治, 严格项目准入,强化重点流域水质安全,形成了集规划、政策、法规、资金投入、环境执法、生态补偿等一系列的机制,并通过一系列环保行动,构建起省、市、县、乡联动的环境保护大会战良好态势。
生活垃圾污染和工业污染是赤水河流域最为典型的两大“顽症”,污水垃圾处理和污染企业集中连片治理自然成为保护赤水河生态环境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会研究部署、督促调度,组织市直相关部门、流域5县(市)、52个乡(镇、办事处)、20家规模企业召开会议贯彻落实《条例》。
遵义市人民政府印发了贯彻实施意见,市、县两级成立了流域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联系机制,将年度流域保护工作任务既纳入了环保目标责任书、“创模”和减排年度目标责任书,持续不断地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实行关停淘汰,对重点源治理及时给予帮助扶持,确保废水达标排放。优化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了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和习水工业园区,制定了园区优惠政策和企业入园办法,引导赤水河流域白酒生产及配套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实现污染集中治理和达标排放。
通过一厂一策、限期治理、连片整治等措施,扎实推进了流域重点行业的环境整治,形成了多种层次、多重手段共同推进赤水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局面。
遵义市还充分利用国债项目投资和中央预算内新增投资等融资渠道,全力组织实施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遵义县、桐梓县等五县(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程,投资3亿多元建成投运流域沿线6个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11.3万吨/日;投资1.4亿多元建成了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遵义县、桐梓县垃圾集中处置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630吨;仁怀市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五马镇等17个乡镇的垃圾简易填埋场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生态环保设施运营改革探索同步推进,仁怀市将已建成投运的园区净水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实施OT模式委托运营,习水县拟通过BOT模式建设12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在污染企业集中连片治理方面,仁怀市投资13亿元,在白酒企业聚集区规划建设8座连片治理项目,工业园区规划配套的9个废水集中处理项,3个建成投运,3个在建,3个正编制规划。茅台酒厂、习酒厂等重点整治企业全部建成投用污水处理设施。茅台集团13台锅炉已全部实行煤改气,包装车间洗瓶水回用工程已完成,每天减少外排废水1500吨。仁怀市年处理40万吨酒糟综合利用项目已全部启动。
茅台酒厂4000吨污水处理厂,经过多个净化池多道工序净化处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这个污水处理厂是茅台酒厂老厂区650T/d酿造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项目,采用厌氧、好氧和物化污泥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排放符合国家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其建成运行,解决了老厂区500个制酒班组酿造废水处理的大难题。
赤水河流域实施的第三方治理,开始了遵义市环保市场化的“破冰之旅”。古镇酒业是仁怀市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首批试点企业之一,这家企业率先将污水治理设施委托南宁市桂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代为运行管理,实行制治分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获得“世界吉尼斯最大的原生态环保酒厂”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占地720亩的古镇酒业硬化面积约468亩,绿化面积约252亩,行走在亮丽的厂区,整洁的道路,绿色的行道树,鹅卵石砌墙,酒文化纪念馆,酒香弥漫,醉美极了。
这样的景象,在赤水河畔不在少数。据统计,在赤水河流域1225家主要废水排放企业中,近六成以上约600多家企业建设了以废水污染治理为主的环保设施,随着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在省政府批准实施的相关规划中,从现在起到2020年,赤水河环保项目达473个,总投资56.2亿元。
赤水河的保护如今已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遵义市按照贵州省生态文明领导小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结合创模实际,建立并纵深探索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资源使用和管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保障、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健全落实环境保护河长制,以及配套下发的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暂行办法、问责办法、河长制考核办法、第三方治理实施方案、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标志着赤水河流域的环境保护攻坚大会战高潮迭起。
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以改革的办法和过硬的措施,坚决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努力把赤水河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先河”。
遵义市市长王秉清说,保护赤水河是我们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流域环境安全的根本需要,要切实把好环境准入关、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切实加大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切实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流域生态系统恢复。
通过近两年的集中整治,赤水河流域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13年,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考核的10个水质监测断面均达到规定功能区要求,2014年第一季度,赤水河鲢鱼溪出境断面已稳定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
从赤水河上游的五马到二合180里河段看,从遵义市境内近500里河段看,清清的水,淌出如画的江山美景,无疑是遵义市演绎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创模攻坚成果最好且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顺着赤水河谷,一家家酒厂,一处处环保设施,都在大山之下,河水之上,应和着滔滔的水声,“发展”与“保护”,辩证地统一。毫不夸张地说,一条河,一瓶酒,酒香弥漫赤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