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逻辑
“一带一路”逻辑清晰、定位精准,展现了中国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一带一路”的逻辑可以概括为三个字:通、融、荣。
“通”是前提、条件。“通”凸显经济层面的合作共赢。互联互通、包容性全球化、世界经济再平衡、共同现代化、国际产能合作、共享经济等是理解“通”的关键词汇。目前,“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网络逐渐成形,以中巴经济走廊等“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为标志,基础设施、贸易、金融、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早期收获。
“融”是本源、实质。“融”侧重文明层面的文明互鉴。通心工程、人文格局、文化条件、重义轻利、亲诚惠容等是理解“融”的关键词汇。“融”意味着中国是要充分融入世界,打造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荣”是愿景、目标。“荣”强调全球治理层面的使命担当。公共产品、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是理解“荣”的关键词汇。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要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负责任大国的预期,更要增强全球民众对美好图景与光明前途的信心和决心。在全球治理遇困的背景下,中国会在理念、价值、制度等层面发力,助益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
政策沟通是“五通”之首
五通建设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策沟通就是完备“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同相关国家的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在实践中,有顺畅的政策沟通才会有便利的规划对接与项目对接。
政策沟通的亮点是国家领导人久久为功、带头推动。2014年,习近平主席7次出访,足迹遍布18个国家。2015年,习近平主席共出访8次,行程遍布14个国家。2016年,习近平主席完成了5次出访,足迹遍布12个国家。所到之处,大多是“一带一路”关键国家。例如,2016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飞抵布拉格,这不仅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到访中东欧国家。在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捷克《权利报》发表题为《奏响中捷关系的时代强音》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加强战略对接,释放合作潜力。中捷双方应该以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为重要契机,加强各自发展战略和愿景的对接,进一步梳理和筹备重大合作项目,争取早期收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被称为“一带一路”的“最强推销员”。2014年10月,李克强向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推销了中国的“高寒高铁”。此外,李克强总理在出国访问中也频频推销“一带一路”的其他优势产能,如核电、航空航天、产业园区等。
政策沟通的基础是重视制度设计、务实推动。2014年12月及2015年3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两个纲领性文件先后印发,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行动指南。2015年2月,中央成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此后,各地区各部门也纷纷成立落实“一带一路”决策的工作机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的对接工作全面完成。港澳台地区以及全球6000万华人华侨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在国际层面,“一带一路”具有制度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属性,不仅重视双边的项目推动,更重视多边层面的制度建设。联合国希望将“一带一路”建设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结合起来,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序开展。同时,“一带一路”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经社会、世界卫生组织等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
政策沟通的关键是与现有的战略规划进行有效对接。“一带一路”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现有的规划倡议以及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对接。在国际组织层面,需要精准对接的战略规划有:联合国“丝绸之路复兴计划”、欧盟“容克投资计划”、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等;在国家层面,需要精准对接的倡议规划有: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俄罗斯“欧亚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印度“季风计划”、印度尼西亚“海洋强国”、英国“北方经济引擎”、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韩国“欧亚倡议”,等等。总之,“一带一路”倡议与上述规划有相通与契合之处,合作基础扎实。
政策沟通是五通之首,在系统发力的基础上,“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从有形到无形的延伸
未来,“一带一路”将继续扎实推进,带给国际社会的不仅是“宽广之路”,更是“大道之行”。虽然“一带一路”在最初阶段是以有形道路、桥梁、港口等进入人们视野的,但如今这一倡议已日益在标准、理念、文化、价值、话语等无形层面彰显时代潮流、文化温度、发展规律,有效打造人文格局、助益“通心工程”。以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一带一路”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有自身的历史独特性以及文化识别效应。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价值共振。“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化。2016年11月1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第A/71/9号决议。决议欢迎“一带一路”等经济合作倡议,敦促各方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加强阿富汗及地区经济发展,呼吁国际社会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这是联合国大会决议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93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普遍支持。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的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见,中国日益将治国理政思想与全球治理实践结合起来,赢得了国际的广泛认可与尊重。“一带一路”是迄今为止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产品,它是中国首倡,但强调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既为中国自身发展提供动力,又为世界共同发展创造机遇。
“一带一路”高度强调“先有文脉,而后有商脉”。如果“一带一路”建设中只讲经济利益,是很难持久的,必须打通文脉才能持续地激活商脉。习近平主席出国访问之时,常常以文化始、文化终,深度挖掘并有效传播“一带一路”故事。2016年1月21日,在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伊朗《伊朗报》发表题为《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丹葩结秀,华实并丽。石榴早已从伊朗到中国落户,又因果实累累在中国被赋予新的寓意,象征兴旺繁荣。它见证了中伊两国人民沿着丝绸之路开展友好交往的历史,预示着两国合作还将收获更多硕果。”石榴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更象征了今天的丝路精神——包容团结。
重视战略对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更需夯实智慧对接。未来,“一带一路”将推动全球信息、知识、人才、智慧的顺畅流动与对接。“一带一路”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但首先应该是“智力丝绸之路”。为此,一方面要加强中外丝路智库建设与合作;另一方面要争取青年人,不断夯实民意和社会基础。中国政府已经承诺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其他层面的人才培养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在2013年9月,“一带一路”还是一个看似比较“缥缈”的中国倡议,但自2017年5月为节点,“一带一路”将日益成为“扎实”的国际共识,而且要凝聚全球智慧,为“黑天鹅”事件频发的世界注入更多“光明”的确定性,增强所有参与方的获得感与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