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有讲究
一提到端午节,最直接的联系莫过于粽子了。粽子含有丰富的配料,配上清香的叶子和柔软的糯米,是让人食欲大开的节日美味。中医认为,糯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之功,食用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但粽子属于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品,食用时要注意量的控制,过量进食易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糖尿病病人不可贪食。对于脾胃阳虚、虚寒的人来说,亦不宜多吃粽子。另外,吃粽子时最好搭配茶水,可帮助吞咽和消化。
熏艾叶,驱蚊虫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作为中医常用到的中草药,性温,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等功效。同时,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净化空气。研究表明,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可抑制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传播,且对人无害。除了熏制,将艾叶捣成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需要提醒的是,有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要慎熏艾叶,以免引起过敏而使病症加重。
佩香囊,避瘟病
佩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专家表示,为了清香、驱虫、避瘟,香囊中常会填充一些具有“芳香辟秽”功能的中药,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等。它们都含较强的挥发性物质,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舒筋顺气、通九窍、防瘟病。如今,市面上销售的香囊成分不尽相同,无论哪种,选购时都应有所鉴别、取舍。过敏体质的人,还是不佩戴为好。此外,孕妇应慎用香囊。
饮药酒,祛湿邪
提到端午节饮酒,给人印象最深的非“雄黄酒”莫属。但专家提醒,雄黄属有毒类中药,会对肝脏造成损伤,一般不建议直接饮用。可用黄酒和五加酒代替。中医认为,黄酒属温性,生饮可治疗天热引起的厌食、烦躁等;热饮可缓解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五加即五加皮,味辛、苦,性温。将其切丝,与白酒一起盛入容器浸泡10天左右即可饮用。不过药酒虽有防治疾病的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如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酒精过敏者,患有肝肾疾病的人不宜饮用。
划龙舟,练腰肌
端午划龙舟是民间最为传统的习俗之一,不仅有趣好玩,极具观赏性,而且锻炼身体的效果非常好,尤其对久坐不动的上班一族更有益。专家认为,划龙舟对久坐族改善腰肌劳损、肌肉僵硬,以及椎间盘等健康问题,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