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为1.99% 多项指标有所改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5  浏览次数:493
核心提示: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副局长刘志清介绍,截至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99%,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监管前期对
 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副局长刘志清介绍,截至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99%,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监管前期对引导银行审慎开展业务效果明显,银行理财和同业业务增速放缓。

  刘志清在中国经济形势相关主题的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年初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企业状况改善,资产质量有所提高。这为金融机构防控风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银行业的多项指标有所改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不良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而此前不良率上升较快的一些中西部地区近期也在下降。

  5月末,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贷款增速高于资产增速。1月至5月,银行业实现利润近1万亿元,同比继续保持增长。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余额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4.6%;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99%,同比下降了0.16个百分点,关注贷款的迁徙率放缓。

  近期,银行业普遍面临流动性管理压力,一些中小银行短期内遭受了利率上升所带来的债券资产浮亏。

  “中小银行或将面临一些资产损失,但不会出现流动性问题。”刘志清表示,尽管资金市场价格有所上升,但融资市场和资产交易方面都较为平稳,银行业的储备资产和流动性覆盖率充足,能够应对未来流动性紧张。

  “金融市场价格向企业融资成本传导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并未发现企业融资成本因金融市场价格抬升而走高。不过,有关部门已经密切关注,并做出适度调整,以保证企业融资成本维持在合理水平内。”刘志清说。

  年初以来,银监会针对银行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加强了监管,理财业务增速放缓,委外投资、同业存单等业务规模有所下降,金融领域的交叉风险得到一定控制。

  刘志清介绍,5月末,银行理财规模28.4万亿元,环比略有下降;5月同业存单发行规模约1.23万亿元,较此前2万亿元的水平明显下降。“5月信贷贷款增速较快,表外融资逐渐回归表内。近期监管政策目的就是引导银行回归本源,支持实体企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