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自主创新书写“芯”时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07  浏览次数:431
核心提示: 前不久,美国高通与国内几家企业联合创立合资公司,面向中国市场主打中低端的智能手机芯片业务。这个原本属于集成电路产业领域
  前不久,美国高通与国内几家企业联合创立合资公司,面向中国市场主打中低端的智能手机芯片业务。这个原本属于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专业话题,却引起了不小关注,引发出一轮关于集成电路和芯片产业怎样自主创新的讨论。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化时代的心脏和命脉,对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新能源、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它的重要性和需求的增长更加凸显。正是出于芯片的重要性,我国也已将芯片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确立为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并出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成立总额130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从现状看,中国的集成电路市场约占全球2/3的份额,是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但同时也是最大的芯片进口国,芯片进口额每年高达2300亿到2600亿美元。我国在芯片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正努力攀升,但差距也仍然明显,“少芯”“缺芯”和芯片受制于人的情况依然存在。中国芯片企业整体实力也还不强,即使是国内领先的企业,也没有哪一家进入全球十强。而全球集成电路巨头们除拥有众多高端技术人才外,其规模和研发投入也是中国本土公司的10至20倍。从去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集成电路全产业的研发投入仅为45亿美元,不到英特尔一家的1/2。这种严重的不对称,使中国本土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

  正视落后局面,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为我国芯片领域追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芯片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国际合作、协同创新等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果,产业水平提升明显。如清华紫光收购展讯通信,以及英特尔在自身退出移动芯片产业领域后,对紫光展讯进行了股权投资和技术授权,使得国内企业在原低端基带芯片基础上能够自主研发中高端芯片。但我国整体的集成电路产业与先进国家相比,相关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中国市场的高额利润也主要被美欧日韩的跨国巨头获取。

  这次美国高通公司在国内建立合资公司引起争论,更多也是出于一种疑问和焦虑——作为全球芯片巨头,高通在中高端芯片市场具有绝对垄断地位,收获着丰厚的利润回报,为何还要花力气到利润低薄的中低端市场搏杀?有人还担心,这种利用技术合作来释放低端技术,对立足中低端芯片行业、努力迈向中高端的中国自主芯片企业,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真正的核心技术,市场换不来,有钱也买不来,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不拒绝任何新技术,“问题是要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哪些是可以同别人合作开发的,哪些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的。”因此,在激烈而复杂的全球市场竞争中,中国还是要瞄准培育自主芯片产业,朝着培育和形成真正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前进,真正在这个高科技领域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品牌。对于必不可少的国际合作、技术引进和合资、并购等,也应符合自主产业的顶层设计,强调对国家安全和自主产业的风险控制与防范。(张国君 联办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