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需求。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全方位布局国家营养发展未来,也为老百姓“舌尖上的选择”给出新方案。
正视“隐性营养风险” 为不同人群营养问题开“处方”
近年来,吃饱对于多数国人而言,已不再是问题,但各类“隐形营养风险”仍然存在: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消费过度增加,膳食脂肪供能比明显上升;奶制品摄入不足,盐摄入过高;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有益营养成分摄入不足……
“营养不营养,标准是前提”。国民营养计划提出,要制修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群营养不良风险筛查、糖尿病人膳食指导等行业标准,研究制定老年人群营养食品通则、餐饮食品营养标识等,确保公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在19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刘金峰说,在有完善营养标准基础上,企业严格依据标准生产和加工食品,保证营养成分不损失、不降低。
同时,我国还将围绕中小学生、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实施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等,开出细致的营养“处方”,全面提升国民营养水平。
“各项措施综合施策,目的是使我国营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说,我国已设定营养健康发展的具体目标,到203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和孕妇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2020年基础上提高1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开展养生食材监测评价 让“生吃泥鳅式”食疗不再重现
食疗养生是我国一种传统饮食养生习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以简便、适口、廉价等特点,为不同人群提供了个性化的食养指导,发挥了营养健康的积极功效。
但近年来,一些所谓的“食疗养生”行为也受到全社会关注:从朋友圈里的养生“爆文”到电视节目里的“养生专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式的食疗养生方法频频出现,甚至宣称生食泥鳅、绿豆也能治病……种种违规行为,已侵犯到消费者合法权益。
让“生吃泥鳅能治病”这样的所谓食疗法不再重现,重要一环是要加强规范,强化各部门综合监管。为此,国民营养计划提出,要开展传统养生食材监测评价,完善相关评价制度。“相关部门将深入调研,筛选出一批具有一定历史和实证依据的传统食材,对其养生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真正做到去伪存真。”金小桃说,我国还将开展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的监测及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完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
培育公众科学的营养知识素养也不可或缺。国民营养计划指出,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准将科普信息传播到目标人群。发挥媒体作用,坚决反对伪科学,避免营养信息误导。
培育营养专业人才队伍,让公众“吃得更科学”
“吃得好并不代表吃得科学,更不代表营养平衡。”由于长期缺乏专业指导,我国居民的维生素、奶类、豆类食品摄入相对不足,而油脂和食盐的摄入量又相对偏高,全社会亟须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和相关专业服务。
业内专家指出,讲究膳食营养平衡是一门科学,需要营养师等专业人才服务,我国一些高等院校虽然也开设了营养课,一些医院也设立了营养科,但相较我国13亿多人口庞大的营养需求,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相关专业人才短缺,发展不规范等问题仍然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民营养计划提出,加快推动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场所配备或聘请营养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营养教育培训。
“相关营养师在临床领域的配备还有了明确的指标要求,即在临床营养科室,要使临床营养师和床位比例达到1:150,组建营养支持团队,开展营养治疗。”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加强人才建设的同时,我国还将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条件,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营养健康电子化产品,如营养计算器、膳食营养、运动健康指导移动应用等,提供方便可及的健康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