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由国际研究者团队编纂的跨文化研究包括了约2300名来自美国、巴西、中国、德国、加纳、以色列、波兰和新加坡的大学生参与者。研究结果指出,幸福并非感到愉悦和避免疼痛那样简单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询问了参与者渴望体验的情感及其真实感受。这些数据随后用于和参与者的整体幸福感评价或人生满意度,进行比照。结果显示,尽管整体来说人们希望体验更多的积极情感,但如果实际经历的情感与渴望体验的情感相符,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会更高。
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首席研究员玛雅.塔米尔(Maya Tamir)告诉BBC:“如果体验到希望体验的情感,即使这些情感是消极的,你也会感觉较好。”
这项研究也发现了令人惊奇的结果。有11%的人希望体验较少的积极情感,如爱和同情心;还有10%的人希望体验更多的消极情感,如仇恨和愤怒。
塔米尔博士进一步解释:“在阅读有关虐待儿童的报道时,如果有人没什么情感波动,他可能会认为自己应该对受虐儿童的困境表示愤怒。因此,在那一刻,他会希望表达出更多的愤怒。” 如同想离开施虐丈夫但又不忍的女性,如果妻子对丈夫的爱意减少的话,她可能就不会如此痛苦了。
来自剑桥大学健康研究所(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s Wellbeing Institute)的博士安娜·亚历山德拉(Anna Alexandrova)表示,该研究挑战了人们对幸福感的现有观念。传统的幸福感测量法将其定义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比例,但现有研究巧妙地质疑了这一方面。然而,细分消极情感的话,该研究只评估了愤怒和仇恨,是一项不足之处。亚历山德拉博士说,“愤怒和仇恨或许与幸福感相兼容,但这并不表明诸如恐惧、内疚、悲伤和焦虑等消极情感也能与幸福感相容。”
塔米尔博士指出,该研究并不适用患有临床抑郁症的人群。临床抑郁人群希望变得更为悲伤更不快乐,这只会加剧病情。同时,她表示该研究揭示了“期望一直维持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在西方,人们总是希望一直感觉良好。即使大多数时间感觉不错,他们仍然觉得有待进一步提升,但这可能会减少整体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