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工作在司法一线的律师何晓黎对此感受深刻,他说:“作为律师,我感觉汇川区法院今年变化非常大,过去的案件办理时间长,现在的案件办理时间短;过去是当事人催律师,律师催法官;现在是法官催律师,律师催当事人。因此,我们都希望办理汇川区法院管辖的案件。”
缩短办案时间无疑便利了群众。与此同时,怎样提升办案质量却更为重要。然而,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案件数量给法官们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数据显示,2015年,贵州全省共有5700多名法官,按照中央确定的以省为单位、以政法专项编制为基数不超过39%的员额比例,来自省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法院的2742名法官最终被正式任命为员额制法官。但另一方面,贵州法院正面临案件井喷的局面,2015年贵州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8万余件。2016年,这个数字大幅增至45万余件。
面对案多人少的现状,如何才能减轻法官负担、提升司法质量?贵州高院院长孙潮曾设想:“能否运用科技手段帮助法官减轻事务性工作,让法官专注于审判工作,更多地参与诉讼过程,成为解决纠纷和矛盾的艺术家。”
2016年3月份,贵州法院尝试引入专业大数据分析团队,通过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与法官的沟通,采集贵州全省三级法院的历史案件数据,形成案件大数据。同年10月份,全国首个司法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贵州法院管理系统在贵州高院诞生。
借助此系统,证据筛查、查找相关法条、查阅类似案例、自动生成判决等功能都可以实现。“运用大数据审判,证据展示在法庭、被告人认罪悔罪在法庭、量刑辩论在法庭,最后定什么罪、判多少刑也都当庭宣判。这样案子审得清楚、判得明白,上诉的自然就少了。”遵义市红花岗区法院一名法官说。数据显示,该系统试行短短半年时间,红花岗区法院已经审结的151起试点案件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作智能辅助分析,判决结果偏离度为零或在合理数值区间内,保证了“同案同判”,实现了量刑均衡。一审服判率也明显提升,有效提高了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