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把攥自己的“健康线”是什么感觉?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开放会不会面向全体公众?
“我们正在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制定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标准,为电子健康档案下一步互联互通提供基础条件。”7月1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举行例行发布会,介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高光明说。
事实上,网络应用的“黑马”一出现就能拉上满载的“数据库大车”飞奔,得益于“装车”的工作持续了多年——
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始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这个“大数据库”是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项目调动着全国71万多家基层卫生机构,有社区医院,也有村卫生室。“免费自愿”是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经费按综合成本核定,由政府预算安排。婴幼儿免费接种疫苗、孕产妇建立健康档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都是项目中的内容。
“作为全科医生,社区里的老人如果跟我说这两天血压控制不好,我不会马上给他开药,而要先问他吃咸了还是生活习惯变化了?”天津河西区友谊路社区服务中心医生杜秀军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防治疾病同样重要。
有了这些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公众不去挤大医院的“千军万马”也能管理健康。“通过医联体,北京朝阳区正在探索医院专科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紧密结合的方式”,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委员刘泽军说。
5年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普及率稳步推进。项目专家组成员、卫计委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主任张朝阳介绍,调查显示,居民对项目免费政策和基本健康知识的知晓率2017年达到88.67%,比2013年上升了49.52%。
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16年底,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达到327.89万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49%,0—6岁儿童保健覆盖率98.9%,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始终保持在66%以上。
除了寻求项目服务人数的增加,项目本身也在不断丰富和修正——2011年,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内容;2013年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2015年增加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
项目的实施正在让医疗服务从之前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创新渠道,更是让群众随手就能摸到自己的“健康线”。
“我一直保留着‘健康新津’这个公众号,就为一点,通过它可以预约所有的预防接种。”高光明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我们已经开始对地方自愿上报的4000多个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进行功能上的梳理,随后会将它们展示在卫计委网站首页上,让大家查询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什么样的便捷的电子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