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虚拟货币立法迫在眉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4  浏览次数:301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日益火爆,挖矿、平台交易、ICO等派生的另类投资开始进入普通投资者的视野。业内人士表示,
 ,近年来,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日益火爆,“挖矿”、平台交易、ICO等派生的另类投资开始进入普通投资者的视野。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深度推进,金融创新的红利将从监管套利转向合规红利,投资者权益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不少网民称,随着市场乱象逐渐暴露,叫停ICO仅仅是整顿虚拟货币市场的开始。强化监管并不意味着对区块链技术的否定,而是为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下一步,监管方案有待细化,推动虚拟货币的相关立法迫在眉睫。

  成长尚需大浪淘沙

  有网民认为,区块链技术仍处于实验和探索阶段,在大宗交易、净额结算和风险计量等方面,区块链技术并无优势可言,容量可扩展性和事后不可追索等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因此,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有利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健康生长,而非相反。

  网民“一财”称,虚拟货币与ICO日渐疯狂,相关风险日渐显现,接受监管才能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网民“杨国英”认为,目前数字货币尚需大浪淘沙,叫停ICO的积极意义更多。不过,金融科技优化传统金融的机会和趋势,都是确定可期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证金融创新活力不被扼杀,未来需要更多的取舍和平衡。

  推动金融科技立法

  有网民称,针对ICO、虚拟货币本身乃至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方式的监管,目前叫停ICO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区块链这种新技术的社会化,防范风险和促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在针对金融科技的立法方面,我国仍需要一条确定性较强、能够给市场带来稳定预期的行业“跑道”。

  网民“邓建鹏”提出,要实现虚拟货币的健康发展,控制其中的风险,中国当前尚欠缺长效机制。因此,推动中国的虚拟货币相关立法,乃是监管者接下来的重要举措。当前要做的,首先是强制所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赴监管机构登记,并且在时机成熟之际,向监管机构对接交易数据,以利监管。除了强制登记,监管层还应重点关注交易机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标准、交易者资金(现金与虚拟货币)第三方存管、认真落实反洗钱机制、风险揭示和交易者权益保护等。

  此外,网民“杨燕青”建议,对于虚拟货币监管的全球协同已经迫在眉睫,中国应积极作为,推动全球的监管变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