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记者 金辉 李骥志 闫磊)  浏览次数:394
核心提示: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9日揭晓,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凭借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摘取这一奖项。中国学者认为,塞勒的
 201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9日揭晓,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凭借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摘取这一奖项。中国学者认为,塞勒的获奖堪称行为经济学的胜利。

塞勒现年72岁,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东奥兰治,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行为经济学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锋经济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评价,塞勒使经济学“更人性化”。“整体而言,理查德·塞勒所作贡献在经济学与个体决策的心理学分析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

在理论研究上,塞勒对反常行为、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跨期选择、心理账户和股票市场均做出重大贡献。在实际应用上,塞勒通过助推思想和选择设计来分析和解释了消费者行为和包括社会福利政策以及储蓄投资研究在内的政府政策行为。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里说:“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缺乏自制的后果,他展示了这些人性特征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个体决策以及市场结果。”

在塞勒的理论体系中,“有限理性”是指人们在做决定时,会通过建立多个不同的“心理账户”来简化财务决策,偏重于狭隘地考虑单一决定的后果,而不是考虑整体的效果。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拥有某件物品时会过分看重其价值而不愿失去。

“社会偏好”理论,塞勒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们在做决定时不仅出于趋利心理,还会考虑社会公平,这种考虑既可能是积极的维护正义,也有可能是出于嫉妒。比如在下大雨时,雨伞的需求增加,雨伞价格可以飙升好几倍,但消费者会觉得这种做法有欠公平,因而阻挠卖方涨价。但是,人们却不会在成本上升时产生这种抱怨。也就是说,人们有时会舍弃逐利来维护社会公平,或为惩罚那些损害社会公平的做法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关于“缺乏自制”理论,塞勒认为人们喜欢在新年伊始制定宏伟目标,但最终都难以实现。按照他的理论,这显示了长远规划与短期行动之间的鸿沟。人们容易屈服于短期诱惑,所以很难实现为自己存下养老金、过更健康的生活等决定。塞勒在实践中发明了“助推”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我控制。

不少人认识塞勒,正是通过他2008年与卡斯·森斯坦合著出版的《助推》(Nudge)一书。这本书讲述了政府需要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对政策进行优化设计,引导人们在教育、投资、卫生保健、抵押贷款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做出最优决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副主任李仁贵研究员长期以来对诺贝尔经济学奖有着深刻研究。在他看来,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塞勒教授是实至名归,甚至是一个迟到的诺贝尔奖。

李仁贵介绍说,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试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经济理论假定进行修正,将非理性等复杂的人类行为分析融入标准的经济理论之中。而作为行为经济学的大师和创始人之一,塞勒与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内曼是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富有创见、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两人合作了多篇文章。

“学界一直将塞勒视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角逐者。他的论文合作者卡内曼早在2002年就已获奖。卡内曼甚至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塞勒,称他是‘首位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学者。”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黄瑜琴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塞勒非常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发现人们的行为与经典经济学理论模型假定的“理性经济人”不一致。经典经济学理论的前提是有缺陷的,利用经济学模型的很多预测都不准确。例如,传统经济将已经发生不可回收的时间、金钱、精力视为“沉没成本”,理性经济人在决策时应该将其忽略。但塞勒发现了禀赋效应:与即将拥有的东西相比,人们更看重自己已拥有的东西。人们并不会遵循传统经济学家提出的“忽略沉没成本”原则,“沉没成本”仍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