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表示,CPI涨幅微落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变化和翘尾因素下降的影响,而PPI同比超预期反弹则是受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总体来看,目前物价运行形势趋稳,年内CPI涨幅或可控制在2%以内,四季度PPI可能在6%之上,但要对PPI的上涨进而推高通胀保持警惕。
平稳 食品价格影响CPI同比微落
9月份,从同比看,CPI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景彤表示,CPI同比涨幅回落主要是食品价格变化引起的。食品价格由8月份的下降0.2%变为下降1.4%,影响CPI下降0.2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2.4%,影响CPI下降约0.36个百分点。
“9月CPI同比有所回落,主要受食品价格同比下降影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食品价格自8月份环比转正上涨1.2%,9月份又回落至0.5%。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2.3%,创年内新高。总的来看,今年以来,食品价格已经连续8个月同比负增长,成为拖累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鲜菜和鲜果价格的同比下跌或是拖累CPI食品分项的主要因素。”在中信建投宏观债券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黄文涛看来,2016年9月的治理货运车超载政策会提高运输成本,进而推高鲜菜、鲜果价格基数,从而对食品价格和CPI上行产生制约作用。
而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CPI同比涨幅收窄还有其他主要原因。他认为,9月翘尾因素从上月的0.9%大幅回落至0.22%,翘尾因素下降0.68%是CPI同比涨幅收窄0.2个百分点至1.6%的主要原因。
与食品价格下降相反,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2.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周景彤认为,食品和非食品价格环比均在上涨,表明物价并未实质性下跌。此外,9月份消费品价格同比仅上涨0.7%,而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达到3.3%,创2014年1月以来新高。服务价格上涨较快,主要与家庭服务、旅游、药品、医疗和燃油等价格上涨较快有关。
温彬表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2012年下降2.9个百分点,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比2012年提高2.0、0.7和1.3个百分点。由此看来,进一步降低食品在CPI构成中的比重可以更好地反映当前物价水平。
上涨 生产资料走高带动PPI超预期反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表示,9月份,从同比看,PPI继续上涨,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PPI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主要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
9月,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9.1%,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在生产资料中,采掘工业比上月有所放缓,而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价格同比涨幅均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周景彤表示,PPI涨幅扩大,既与去产能大背景下前期煤炭、钢铁和有色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也有9月以来全国掀起的环保“风暴”使得化工、造纸、建材等价格明显上涨的“功劳”。其中有色、钢铁、煤炭同比涨幅分别比上月加快了3.3、1.2和0.1个百分点,木材及纸浆、化工原料、建筑材料价格分别比上月加快了2、1.3和0.5百分点。
温彬认为,9月PPI同比是“超预期反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而生活资料价格相对稳定。这表明供给侧去产能和环保检查从严对上游产品涨价仍然提供支撑,而终端需求平稳使原材料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受阻。
在黄文涛看来,PPI同比涨幅6.9个百分点中,煤炭、油气采选与加工、金属(包括黑色与有色)采选与加工等七个行业合计拉动PPI约4.0个百分点,而其他行业仅为2.9个百分点。考虑到9月高炉开工率下滑较明显,环保限产对金属冶炼生产及产品价格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连平表示,价格涨势可能逐渐从上游向中游传递,是目前促进PPI涨幅扩大的重要原因。PPI涨势超出市场预期,表明需求并未走弱。结合制造业PMI上升、主要工业初级产品进口大幅增长、企业利润改善等综合判断,当前经济运行有望保持平稳。在PPI上涨的带动下,企业生产积极性得以提升。
展望 未来物价不会大幅上涨
多位专家表示,年内物价不会大幅上升,全年CPI上涨或可控制在2%以内,四季度PPI可能在6%之上。
温彬表示,今年国庆和中秋节期间消费需求旺盛,预计10月份CPI环比继续上行,但考虑去年四季度基数效应,全年CPI上涨可控制在2%以内,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
黄文涛则表示,尽管PPI有所加速,但下游需求相对较弱和人力成本比重的提高都可能阻碍PPI向CPI的充分传导,因此维持年内物价高飞不易的判断。
连平也表示,由于第四季度CPI翘尾因素明显低于前三季度,在不出现大的外部因素冲击的情况下,CPI涨幅不会大幅上升。由于当前食品价格同比依然为负,如果恢复性上涨,则会短期影响物价波动。而PPI方面,随着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环保限产力度加大,供给收缩对工业产品价格形成支撑。由于大宗商品价格难以继续大幅上升、翘尾因素走弱,PPI不会持续大幅攀升。综合判断,四季度PPI可能在6%之上,全年PPI平均涨幅约6.4%左右。
周景彤表示,未来需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9月CPI回落主要是由季节性的食品价格变化引起,而反映经济结构性的、中长期因素的、与人口红利衰减劳动力成本上涨密切相关的服务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在上涨很可能是“假摔”,真实物价涨幅并未放缓。二是当去产能遇到“环保风暴”,即使不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也要对未来PPI和PPIRM的上涨进而推高通胀保持警惕,近期一些领域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
对于10月份的物价走势,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表示,10月CPI将维持平稳运行状态,PPI增速或将有所回落。高频数据显示,10月以来农产品价格涨势弱化,且伴随上年基数有所抬升,10月CPI同比涨幅预计将小幅回落至1.5%。PPI方面,10月我国部分地区将正式启动采暖期限产,“三黑一色”产品需求端受到制约,加之上年同期工业品价格基数抬高,前期带动PPI大幅走高的核心动力将自10月起趋于放缓,预计10月PPI同比涨幅将在6.0%左右。随着上年高基数效应在未来几个月愈加显现,年底PPI同比有望回落至3.5%左右。由此,PPI逐步向CPI靠拢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物价运行的基本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