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召开的2018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力争2035年初步建成网络强国,网络空间综合实力进入全球第一梯队。自此,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更加清晰。
强基础,升级网络设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造网络强国,完备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供给能力是前提。中国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是互联网世界的后来者,虽然20余年来,中国互联网取得长足进步,但起步较晚所带来的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存在。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指出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
“IPv6对中国的深远意义在于,摆脱了IPv4时代的被动局面,可以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
布局有“下一代互联网”之称的IPv6网络,展现出中国在基础层面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远见和雄心。同样,在5G网络领域,中国也下了先手棋。
作为全球互联网界的兵家必争之地,“5G网络”是中国未来抢占互联网高地的必由之路。2017年,中国5G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第二阶段试验已完成,中频段频率规划率先发布,网络架构等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同时还建成了15个5G外场试验基站……
工信部表示,未来将推进5G产业链成熟和安全配套保障,补齐芯片、高频器件等产业短板,完成第三阶段测试,推动形成全球统一5G标准。同时,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还将加快百兆宽带普及,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实现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城乡全面覆盖,全面完成13万个行政村光纤宽带建设和升级改造。推动4G网络覆盖和速率提升、移动流量平均资费降低。
“要启动一批战略行动和重大工程,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推动网络升级换代,同时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让网络服务更加普惠。”苗圩表示。
促融合,发展数字经济
刷脸进站、手机点菜、网上试衣……如今,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成熟,互联网为各经济领域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制造、交通、餐饮、服装等各行各业,都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中焕发新的生机。由此带来的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数字经济,也成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比如,在制造业领域,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推动网络信息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在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24亿。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颠覆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电子商务、网络支付、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也在不断重构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经济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推动力。
可以预见,中国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新产业和新业态不断涌现,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动能,优化发展方式,重塑经济格局,为建设网络强国注入活力。
保安全,筑牢技术防线
建设网络强国,网络安全是底线,也是中国掌握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
中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有多大?据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程光介绍,按照当前中国7亿网民测算,中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大约有70万—140万人。
“从检查的情况看,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相对落后地区,网络安全技术人才都比较匮乏。”在日前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针对网络安全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胜俊指出,现有的网络运营单位技术人才对网络安全风险的监控、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护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保障网络安全的需要。同时,受到编制、职务、薪资等因素制约,许多地方网信、公安、通信管理、工信等单位往往招不到或留不住专业技术人才。
网络安全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监管难度最大的领域之一。工信部表示,2018年将加强网络安全审查、数据跨境评估,制定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指导性文件,大力度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数据安全。
发展网信事业,网络安全是前提。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未来画卷中,网络安全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