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7万亿元的新起点,中国林业产业亟待迈出由大到强的新步伐,走上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其中,理念创新应如何谋划,转型之路应如何铺就,值得关注和思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一场冬雨,把浙江省安吉县双一村的毛竹冲刷得清脆透亮,毛竹林下,一棵棵三叶青正旺盛生长。
“别看这植物植株不大,可它浑身都是宝啊。”安吉县双一村党总支书记朱学星指着绿色叶片向记者介绍,三叶青在民间有“药王”“抗癌神草”等美誉,为优良中草药。这里的200亩三叶青全部采用毛竹林林下仿野生栽培,每亩预计净收入5万余元。
毛竹和三叶青种植不仅成为绿色产业,更成为富民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双一村再一次得到了生动实践和完美诠释。
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从规范引导到市场竞争,我国林业产业5年来取得了显著变化和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张建龙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林业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的同时,各地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形成了五大林业产业集群,中东部、两广地区成为人造板生产中心,东北地区成为森林食品和森林药材主产区,东南沿海成为花卉产业和家具制造业主要基地,西北地区成为经济林产品生产基地,西南地区成为森林旅游密集区。
与此同时,全国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较2012年提高8个百分点,森林食品、森林康养、森林碳汇、特色经济林、竹藤产业、苗木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与利用、林业物联网等林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等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
2017年,森林旅游业成为最大增长点,全国新建各类森林旅游地接近9000处,年接待旅游人数14亿人次,较上年增长了15.5%,社会综合产值达1.15万亿元。全国林业主要产业带动5200多万人就业和130多万人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