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互联网+民生】深山窝,娃娃能上优质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0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李茂颖  浏览次数:714
核心提示:往常,一到开学,最让李华灿发愁的就是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李华灿是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忙令小学的校长。这里互联网发展相对落后,
  往常,一到开学,最让李华灿发愁的就是学校的信息技术课。

李华灿是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忙令小学的校长。“这里互联网发展相对落后,硬件设备不齐,也找不到专职教师,每次孩子们吵着闹着要上计算机课,我就头疼。”望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李华灿十分无奈。

临沧地处西南边陲,山区多、贫困面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校际、城乡之间差别显著。为了改变落后的教育条件,近年来,临沧市全面提高“互联网+教育”的硬件、软件环境,提升教师素质,班班配备计算机、电子白板,实现了市、县、乡、学校宽带网络互联互通。

让李华灿高兴的是,去年9月,学校的计算机课终于迎来了一名专业的计算机教师。“硬件装备越来越足,请来的好老师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学校的课程终于能开齐了。”李华灿说。

没设备、缺人才

信息孤岛真愁人

没有好的硬件条件、没有好的教育资源,尽管被大家称作临沧市里的数学教育名师,李华灿也常常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也没有充分的辅助工具,上课画个圆、板书也会费上更多时间,想要提高课堂效率,难!”李华灿曾经辗转很多山区小学任职,很多学校的条件比起忙令小学还要差上一大截,在李华灿的印象中,“除了黑板粉笔,就没有别的教学工具,想要创新点教学手段更是难上加难,只能依靠教师的个人素质。”

“像现在做教学演示这样的电子白板,根本想都不要想。”山区小学的孩子起步晚,数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门很吃力的课程。为了保证孩子们能真正听懂弄懂课程内容,李华灿常常要花大量的课余时间对孩子们进行课后辅导。

肩负着学校管理任务的李华灿更是一筹莫展。“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只有50多名老师,学生多老师少,很多课程都配不齐。”李华灿说,“音乐、美术很多鉴赏课都缺乏相应的资源,老师们的备课压力很大。”

更让李华灿焦虑的是,学校很多教师年龄都偏大,对新兴事物接受度也比较低,“别说是我们设备不齐全,就是有了设备,也没人懂技术。”在发达地区“互联网+教育”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李华灿却面临着没设备、缺人才的窘境。

“临沧山区多,师资力量不够,教学手段过去仅仅依靠老师的个人能力,教育资源陈旧、更新不及时,有些地方几乎成了教育的信息孤岛。”临沧市教育局装备办主任叶波走遍了临沧大大小小的学校,像忙令小学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越是和发达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差甚大,就越要运用网络的力量。这是真正改变落后的教育条件、缩小教育条件差距的机遇。”李华灿说。

网络通、设备齐

讲课效率高多了

“电化教育提了很多年,核心都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各种电子设备、网络设施等基础设施,说起来都是钱啊。”谈到筹钱的过程,叶波苦笑着说道。

筹资的问题几乎让叶波焦头烂额,基础差、硬件缺口极大,很多山区虽然已经通了网络,但是网络不流畅、不稳定,设备依然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让我们感觉到了机遇,也增强了我们建设教育专网的动力。”

受益的是一大批像忙令小学甚至更加边远的山区学校。实现网络班班通、电子白板配备率达100%,让李华灿松了一大口气。“备课时间大大加快了,课堂效率也更高了。”李华灿高兴地说,“现在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两节课的内容可以整合成一节课来上,我用快节奏、大容量来形容我现在的教学状态,现在可以说是过去教学效率的3倍。”

“用电子白板上课比过去板书有意思多了,懂得也更快。”王茂生是李华灿的得意弟子,“过去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有时候没有听懂,只有去找老师单独辅导,现在我自己就可以用电子白板上保存的内容复习。”

刚刚过去的期末考试,王茂生的数学成绩新鲜出炉,从过去的80多分,到这次的满分成绩,王茂生得意极了。“班里的平均分也从过去的不到90提升到了97.6。”身为任课老师的李华灿更是骄傲,“利用电子白板等技术呈现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便捷,和孩子们的互动也更好,教学精华都浓缩了,成绩当然更好了。”

引进来、走出去

优质课程可共享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惠及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孩子享受到了“互联网+教育”的红利。对于边远地区,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交换不仅意味着教育优质资源的引进来,更带来了教育的走出去。

在临沧沧源县国门小学的全自动录播教室内,一堂公开课上得别开生面。

教授三年级语文的李学丽老师在上面授课,另外一位老师利用教室的操作平台,通过教室内的几个拍摄机位对课程全景、教师、学生、板书等情况进行录制,而同时远在昆明的名师通过网络直播听课,并第一时间进行了评课。

据介绍,沧源在3年前就尝试开展过网络“晒课”活动。当时从全县中小学中挑选了25节课堂视频晒到网上,结果吸引了近2000人上线评课。

“过去看不到自己的表现,很难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因而也就不能及时跟进改正。”李学丽感慨道,“有时候要到录像结束回看时才会发现各种不合适的口头禅、错别字,因为要网上评课,这督促着我们要不断改正,把近乎完美的课程展现出去。”

“技术的提升改变了学校的教研形式,也能更便捷地让老师们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课后反思。”叶波说,“老师不仅可以利用网络的优质资源上课,让孩子们不出深山就可以享受到和发达地区一样的名师授课,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教育课程分享出去,总结经验,不断提升。”

网络的提质增效为提高山区、边疆地区教育质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打一个比喻,网络基础设施的配备可以说是让我们的教育从二级路真正变成了高速路,但是高速路上必须要有车跑起来、跑得快才能实现路的价值。”叶波说,“互联网+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将过去纸质、黑板变成电子这样粗浅的改变。对于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需要更多深层次的挖掘。”

“网络上的优质课程资源还是相对稀缺,信息化技术更新换代快对于资金的要求也非常高,目前还存在不少缺口。‘互联网+教育’虽然解决了便捷性、学习效率、资源共享的问题,但我们还是期待‘互联网+教育’能有更多的内涵。”李华灿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