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340家,同比增长超过120%,吸引外资金额227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
3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492家,同比增长117.7%;实际使用外资88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折合成美元同比增长2.6%。
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高增幅。其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54.8%、39.4%和35.2%。
上半年完成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修订
高峰介绍,下一步,中国将制定一揽子政策措施,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环境。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开放、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将争取尽早完成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工作。
在降低进口产品关税方面,高峰透露,有关部门已经表示,将抓紧提出降税的具体方案,争取早日实施。
中国将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
在主动扩大进口方面,中国提出,要加快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高峰说,中国从2007年启动加入《政府采购协定》的谈判以来,已经提交了6份出价方案。为加快加入进程,中方将充分考虑国内改革开放进程和参与方的要价,抓紧研究制定新的出价方案,尽快提交世贸组织,推动谈判尽早结束。
《政府采购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中的一项单项贸易协议,参与方需要互相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给其他参与国的企业以国民待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表示,加入《政府采购协定》,意味着中国在以后的政府采购中,将平等对待所有加入《政府采购协定》成员国的企业和产品,他们可以参加中国政府采购的竞标。他们的政府采购也应该平等地对待中国的产品、中国的企业。
数据显示,目前各参与方互相开放的政府采购占各国GDP的10%-20%,市场价值每年达到一万七千亿美元,涵盖货物、服务以及建筑工程。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能从互相开放的市场中获益,也能给其他国家带来更多机会。“扩大进口不只是民间扩大进口,实际上还有很多项目是官方项目,差不多10%-20%的商业机会都是政府采购项下的。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后,我们获得其他国家更多机会的同时,也给其他国家更多的机会。”
除了能为中国企业拓展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之外,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还可为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建设施加正面影响。桑百川介绍,允许外国企业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可以增强竞争,使政府部门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世界先进水平的货品和服务。
白明则认为,《政府采购协议》的“透明”“公平竞争”原则,将促进中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制度建设,抑制采购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允许外国企业参加政府采购竞争,也可以促进提升国内企业的综合实力。
高峰说,扩大开放,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希望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此次出台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完全是中国的主动开放,让世界各国都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我们会按照自己既定的节奏、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