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十条”的管理框架下,每个地块都有其标签,要么被保护起来,免受污染之害;要么修复治理,恢复农业生产或人居功能;要么暂时存封,防止污染扩散。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是这项定性工作的基础,应有计划地推进,以便于对每个地块进行精细化管理。
实践表明,即使是在一个土壤污染地块内,这3种形态也可结合运用,打出有效的组合拳。尤其是在南方,很多污染企业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往往建在山区,导致污染区域内分布有山地、旱地和农田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开展修复治理工作时必须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施策。在指定修复治理的区域内,有的农田没有受到污染,那就保护下来,继续农业耕种。有的山地和旱土,虽然已经受到污染,但修复治理后也不能新增多少农业价值,应该种树种草,将污染物就地管控起来。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仅在局部地区开展修复治理工作。由此可见,对土壤污染分布复杂的地块,首先要结合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宏观分区,再相应制定处置策略,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开支。
囫囵吞枣式地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是一些地方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患了小感冒”的土壤污染和“罹患重症”的土壤污染有本质差别,必须区别对待。此外,很多山区被污染的耕地没有划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对其作改种处理可能影响一家一户的生计,但不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建议进行相关尝试。
制定土壤修复治理方案时要准确识别背景值污染,避免过度治理。一般情况下,每类污染企业都有特征污染物,如果周围土壤中发现的污染物类型与之不吻合,而且污染分布广,则要分析背景值高的因素,目前不宜提倡治理高背景值污染。高背景值一般为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多为人工合成,土壤中鲜有自然赋存的。
土壤修复治理成本高,既有单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也与土方量过大有关。强调因地制宜,就是适宜保健的只搞保健,有重病的才修复治理,不能无病呻吟。由于我国有土壤污染的工业体量并不是特别大,只要做到了精准防控,环境风险便会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