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被认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瞄准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目标,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今年1月,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抽调了15名精兵强将组建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努力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以及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三省一市经济水平较为均衡,区域合作经多年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是全国最有条件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区域。”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
区域发展,产业为先。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研究员陈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地区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在推进更高质量的一体化过程中,要发挥集聚效应,通过机制创新突破地理区域的限制,在三省一市之间形成更大范围的、更广辐射的一体化,形成模式更为成熟、分工更为明确、合作更为深入的产业集群。
据了解,围绕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已经联合调动了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拟在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布局。
“一体化进程的核心是降低区域交易成本、促进区域资源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刘乃全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应选择2-4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集聚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形成区域产业功能分工,进而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共赢,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基础。
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中也应发挥既有优势。刘乃全表示,比如,制造业可以依托长三角原有的产业发展优势及基础行业如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
除了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外,三省一市还将打通交通、信息化、民生等诸多领域。交通互联互通方面,据透露,2018年将力争先行启动第一批14个项目,着力打通省际断头路。此外,城际轨道交通、长三角机场群也将加快布局。信息化方面,将形成跨城市跨部门集约化共享化区域信息资源体系,5G协同布局先行试用,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分步实施建网,到2020年全面覆盖长三角城市群。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良认为,未来要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成功模式,加强长三角各城市在“规划、交通、产业、人口、功能”五位一体的协同,重点是建立符合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体制与机制,关键是实现城市经济边界、地理边界、行政边界与社会文化边界的耦合,手段则是成本与利益的分担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