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净化门户网! 会员服务| 无图版| 手机版|
您好,欢迎! 隐身 | 商务中心 | 资金0 | 积分0 | 退出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我国治疗三叉神经痛原创方法获国际知名专家认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08  来源::央视网  浏览次数:567
核心提示:2018年6月4-5日,国际著名医生科学家,神经内科学家、麻醉学家,神经生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头面痛中心主任Wolfgang Liedtke教授
 2018年6月4-5日,国际著名医生科学家,神经内科学家、麻醉学家,神经生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头面痛中心主任Wolfgang Liedtke教授专程到中国医科大学(北京)航空总医院暨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深入了解该院副院长安建雄课题组在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美国杜克大学Wolfgang Liedtke教授观看安建雄博士创新微创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美国杜克大学Wolfgang Liedtke教授观看安建雄博士创新微创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故事源于今年春天,安建雄课题组在国际英文医学专业期刊《疼痛研究杂志(J Pain Res)》”发表了一篇题为“半月神经节三氧注射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论文,立刻受到美国杜克大学Wolfgang Liedtke教授的高度评价, Liedtke教授立刻通过安建雄在美国留学时的导师、匹兹堡大学麻醉与疼痛医学系的威廉姆斯教授,强烈要求实地学习这一创新技术,并希望深入合作研究。在中国医大航空总医院两天的访问中,Liedtke教授深入到安建雄博士所在麻醉/疼痛与重症医学中心,怀着极大兴趣倾听安建雄团队对头面部疱疹后神经痛、股骨头坏死等疑难疾病治疗的新理论,并亲眼目睹安建雄博士在影像引导下20余台新型介入疼痛治疗手术表演。医院科研处和伦理委员会还特意为Liedtke教授安排了对病人的背对背访谈,Liedtke教授亲自对门诊和住院病人的疗效深入了解后,对安建雄的理论创新和临床疗效给予高度评价。Liedtke教授还考察了安建雄教授带领研究生和博士后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访问期间,Liedtke教授应邀做了题为“杜克大学三叉神经痛治疗特征”的专题学术报告。主办方用微信和同声传译手段,对安建雄教授的手术表演和Liedtke教授演讲对全球进行了直播。

Wolfgang Liedtke教授分享美国杜克大学三叉神经痛治疗经验

Wolfgang Liedtke教授分享美国杜克大学三叉神经痛治疗经验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头面部反复发作的刀割样、撕裂样或电击样等令人痛不欲生的疾病,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研究已有260多年的历史,目前流行的化学性(酒精和阿霉素)和物理性(射频和手术)神经干和神经节阻断术,不仅可以引起面部麻木和肌肉瘫痪,而且复发率高;微血管减压术则需要全身麻醉下开颅手术,也有一定复发率。

为探索不以牺牲感觉和运动等神经功能为代价的前提下控制这种顽痛,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安建雄攻读研究生学位时,就在韩济生院士指导下,利用针灸原理,使用经皮电刺激方法探索无创手段治疗三叉神经痛,遗憾的是,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只能使三分之一的三叉神经痛病人获得满意疗效。为了寻求更理想的突破性治疗手段,安建雄随后进行了20年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其中第一个十年主要用于建立新型更接近人类三叉神经痛的动物模型;随后的十年则在这个模型基础上开展系列机理和治疗研究。与此同时,根据转化医学原理,对人类三叉神经痛持续进行临床研究。其成果陆续发表于国际期刊杂志,近年发表SCI论文达30余篇,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资助

半月神经节三氧注射系在现代影像技术引导下,将药物准确注射到病变神经靶点位置。安建雄团队发现,这种疗法不仅可以使包括手术后复发在内的9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有效缓解,而且对病变神经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等功能有修复作用。

据悉,我国的临床疼痛医学近年在规模上获得长足发展,但遗憾的是鲜有原创性成果贡献于世。安建雄团队的这项临床研究成果不仅为三叉神经痛,特别是有创疗法复发性、以及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顽固性疼痛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治疗手段,作为一种有效神经修复和调控手段,修正了以往以通过“阻断”疼痛传导通路治疗痛症的机械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环保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06642号-1 |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