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高碑店村“2018年端午民俗节”在高碑店漕运文化广场腰鼓队、中幡、舞狮等传统花会表演中开幕,市民们进行了包粽子比赛、系长命缕,编五彩绳、拓印钟馗像等活动。 本报记者 程功 摄J129
这个端午小长假您打算怎么玩?京城有哪些地儿好玩?怎样玩儿才更便捷、更省事、更健康?……本报特别搜集了9个您关心的问题,希望能为您的规划、出行和健康提供帮助。
端午天气怎么样?
端午小长假期间,京城还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目前预计从16日夜间到18日,届时请大家关注临近的天气预报,并注意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此外,假期北京天气平均气温会比历史同期略高,但是最高气温在34℃以下,不会出现高温天气。
今天受东移冷涡后部的影响,西部和北部地区有可能出现短时降雨,但雨量很小,城六区及南部地区可以放心出行。明天白天云逐渐增多,但是云层比较薄,光照依然较强,气温保持继续升高的态势,预计最高气温在33℃左右,但由于空气湿度增大,会比较闷热。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乔会秀提醒,端午天气闷热,容易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划龙舟能通调全身气血循行;此时蚊虫滋生,用含有挥发性芳香油的艾叶、紫苏、菖蒲、青蒿,香药制粉外用、或煎汤茶饮,或泡酒饮用,可以避毒祛邪;此外,吃粽子要有节制,糖尿病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去哪玩?
端午赏荷去哪儿好?
端午小长假首日,第18届莲花池公园荷花节将开幕,首次免费向公众开放。届时,公园内两万平方米水面荷花绽放,300多个品种、上万盆荷花也将遍布公园内,游人可以和荷花零距离接触。推荐品种:
1. 池荷:有白洋淀红莲、太空莲、舞妃莲与国庆红等品种,还种植了各种寒带及热带睡莲品种,尤其是国庆红,盛花期长,以能够开放到国庆节而得名。
2. 盆栽荷花:“荷风香远”是重瓣碟状的新品种,花期能到9月初,尚属首次展出;“大洒锦”是重瓣大中型荷花品种,荷花直径能够达到18至25厘米;“艳阳天”是单瓣大型荷花品种,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80天左右;“友谊牡丹莲”是荷花新品种,花瓣极多,最多可达135瓣。
端午去哪儿能“划龙舟”?
北海、陶然亭、紫竹院、玉渊潭、中山等市属公园将提供近2000条游船,其中,北海太液池:可乘坐宽敞舒适的仿皇家龙船,欣赏北海御园美景;紫竹院公园:澄鲜湖既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黄鸭船,也有趣味盎然的激光战船、“亭子”游船等。
去哪儿能体验端午民俗?
陶然亭公园第十三届“陶然端午”系列活动: 6月15日至18日举办,民俗艺术家将在东门主干路进行非遗手工艺品现场制作,如来自老北京的:面塑、剪纸、泥塑彩绘脸谱、核雕、北京刻瓷、北京皮影、空竹制作、毛猴、北京鬃人、泥塑等,由老字号商铺现场制作五毒饼、特色粽子。还包括:“陶然端午”活动启动仪式暨获奖诗歌颁奖典礼、端午民俗知识展、获奖诗歌展等。
中国园林博物馆:将推出北京草编、蜡果制作、泥咕咕彩龙、端午五色虎和布艺布贴等原汁原味的端午民俗风情体验活动。游客亲手制作五彩丝线缯,欣赏传统古乐展演以及《端午的由来》、《盗仙草》等传统端午节经典皮影戏。
玉渊潭公园:将开展“与父同行 与粽为乐”绘画科普活动,介绍芦苇、马蔺、菖蒲、艾嵩、石榴、龙船花等端午植物的习性特点,传播端午节相关知识。
天坛公园:雅乐中心将推出“天坛中和韶乐赏析”,现场还将加入乐曲展示环节,同时邀请市民上台演奏敲击乐器,更直观地感受传统礼乐文化。
玩什么?
京城哪个博物馆值得逛?
6月16日至6月18日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国家博物馆将全天开放,18日周一不闭馆。
国博推出20个展览,其中首推不久前刚开幕的“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览。
这是近年来国际博物馆与国内博物馆合作中数量最多、文物最丰富的展览之一,汇集全球38家博物馆的文物珍品、共200余件(套)文物。
看点包括:
中国在“丝绸之路”中的见证物:如中国和意大利在航海中使用的罗盘、针碗、航海图和船只模型;青铜器、瓷器、玻璃器皿以及充满西域风格的唐代陶俑等。
意大利早期的文献:如《马可·波罗游记》、《通商指南》、《世界地图》等。
意大利博物馆的珍宝:庞贝遗址发掘的经典壁画《花神芙罗拉》、乔托的名作《圣史蒂芬》、公元15世纪的《圣母加冕图》和《三王来拜》等。
国博收藏品: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倪瓒《水竹居图》、任仁发《饮饲图》等。
国内16家重要博物馆的顶级文物:包括故宫博物院的《宋人耕获图》、任仁发《张果老见明皇图卷》、任贤佐《三骏图》,首都博物馆的“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新会博物馆的《新会木美人》等。
公园都推出了哪些展览?
今年市属各公园有多达十余项“传统民俗、植物花卉、文物特色”的文化展览:
天坛公园《走进斋宫——天坛斋宫历史文化展》:介绍明清时期皇帝祭天斋戒遵循的礼制,斋宫建筑设计样式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等内容。
展览聚焦连接紫禁城和天坛的北京城中轴线,把天坛作为古都北京的一部分,揭示了中轴线整体保护在古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中山公园“夏季花卉展”和“兰花展”:在唐花坞、蕙芳园举办,展出木槿牡丹、凤梨、红掌、蝴蝶兰、万寿花等花卉30余种1600余盆,“金华山”“旭晃锦”墨兰以及大叶铁骨素(建兰)、带叶兜兰等兰花近70盆。
颐和园清代皇家园林石作工艺展:集中展出原陈设在仁寿殿、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长廊沿线等处共41件露天陈设座,这是颐和园关于西山文化带系列展览中首个亮相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