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科研究所麻醉科副主任潘守东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杨锘摄
从“1公斤”到“130公斤” 小儿麻醉难度大
潘守东通常早晨7点左右就会抵达麻醉科室,提前查看当天要跟哪些重大疑难手术。从9点第一台手术开始,到下午5、6点最后一台手术结束,他要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为患儿健康“保驾护航”。之后,他还得处理科室管理工作,下班时往往已是夜幕低垂。
近年来,首儿所的年手术量持续增长,从2013年的近6000例快速上升至2017年的1万余例。根据首儿所的要求,每台手术至少要配备一名麻醉医生和一名麻醉护士。如果是大手术,则要由一线麻醉医生、麻醉护士和一名主治医师以上级别的麻醉医生共同守护患儿安全。潘守东介绍,目前麻醉科共有19名医生,其中三人在其他科室轮转,由于手术量大、科室人手相对紧张,他经常大小手术都要顶上。他笑称自己的工作是“打补丁”,哪里最急最重,就要马上出现在哪儿。
首儿所绝大多数的手术患儿都是全身麻醉,但这绝非“打一针”、“睡一觉”那么简单。“有人说麻醉医生是生命的‘守护神’,我觉得并不过分。”潘守东说,在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专注于切除病灶,病人的生命照护便全权交由麻醉医生管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越来越复杂、危重,有的甚至要开胸、开颅,如果没有麻醉医生在旁全力配合,很难顺利完成。
在麻醉医生群体中,小儿麻醉医生又有哪些特殊性?潘守东坦言,儿科手术患者年龄、体型跨度大,对麻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最小的患者是妈妈怀孕早产、体重不足1公斤的极低体重儿,其身长接近于成年男子的一个手掌长度。比较大的病人是正值青春期、体重达120-130公斤的‘小胖墩’。越小的患者对我们的挑战越大,特别是早产儿各主要脏器发育不成熟,要求麻醉医生的药物把握、临床操作更精确。”他说,一旦全麻后,麻醉医生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等体征数值,同时还要抑制手术刺激导致的不良反射,让外科医生安心完成手术,有时候自己的血压、心率也不免随着患儿情况的变化而“过山车”。
“在麻醉岗位上做满十年,才自觉成熟起来”
首儿所的前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附属儿童医院创立于1986年。今年是首儿所成立60周年,也是潘守东进入首儿所的第16个年头,对此,他感觉特别幸运。
“我毕业后就来到首儿所工作,过去的16年是首儿所高速发展的16年,也是麻醉科不断完善的16年。在这过程中,我们作为青年医生也快速成长起来。”潘守东感慨地说。
近年来,儿科医生、麻醉医生短缺现象备受关注,小儿麻醉医生作为这两者的“交集”,其紧缺程度不言而喻。不少年轻医生“抱怨”做麻醉默默无闻,病人做完手术都不知道麻醉医生的姓名,却要承担巨大风险,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但潘守东却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的“纠结”。
“说句大白话,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在潘守东看来,每个科室背后都有一个无比精彩的学科,如能潜心研究就会发现乐趣。他在中国医科大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对麻醉接触不多。来到首儿所后,通过在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努力把临床实践和老师传授的经验、教科书内容、国内外文献介绍的最新进展等相结合,让他受益颇多。2013年,首儿所实行专科化管理,麻醉科被确立为一级临床科室。同年8月,潘守东被破格任命为麻醉科副主任。
在整个外科系统中,心脏外科、神经外科的难度系数较大,手术患儿的危重程度和麻醉保障难度都大幅增加。2015年,首儿所相继成立心脏外科和神经外科。面对陡增的工作难度和强度,潘守东和麻醉科手术室团队迎难而上,数次到兄弟医院进修、学习,攻克多项技术难关,陆续开展了危重心脏-非心脏联合手术、大脑半球切除术、肺泡蛋白沉积症支气管肺灌洗术等诸多疑难复杂手术操作的麻醉保障工作,手术难度和围麻醉期管理质量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麻醉医生岗位上做满十年后,才感觉自己成熟起来。”潘守东认为,成熟麻醉医生的标志是能够处理一些从前没遇到过的棘手问题,当凭借自己长年累月积蓄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做出正确判断,帮助患儿无痛、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所带来的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也是非麻醉医生难以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