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图:苏35热辣飞行献上火爆大片。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11月20日报道,中国第五代歼击机歼-31在2014年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的首次亮相几乎不被关注。航空专家认为,中国这款新型战机原来并不是技术理念长期演化的成果,而是巧妙借鉴他人创意的产物,其中一部分还是北京通过非法途径得到的。相比之下,俄可能对华供应最新型苏 -35的谈判引发的话题较多。中国计划购买至少一个航空大队编制的24架苏-35战机。
发动机
苏-35的特点在于它被视为俄军第五代歼击机T-50出现之前的最后一步或过渡型号。苏-35的许多设备和装置正是为更先进的新一代战机研制的,比如 117S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在苏-27战机装配的AL-31F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具有更加突出的性能,推力由12.5吨增加到14.5吨,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油耗明显降低。这不仅使苏-35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强的机动性能,而且能够携载更多的武器。俄军首批量产型T-50将要装配的正是这种发动机。
第二个重要创新是“雪豹”相控天线阵机载雷达系统,它在目标探测距离方面拥有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性能。在总体性能上接近于美国第五代歼击机F-22机载雷达的水平。在迎向航线上,“雪豹-E”机载雷达能够发现350-400公里处的目标,这对现代化航空雷达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指标。凭借这种探测能力,歼击机能够“看到”250-400公里处的航母,能够发现150-200公里处的铁路大桥,发现100-120公里处的舰艇,发现60-70公里处的战役战术导弹装置,或者装甲车辆和坦克群,而且还能摧毁上述所有目标。
因此,俄罗斯代表团并不掩饰,中国对苏-35的兴趣不仅在于歼击机本身,还在于能够仿制苏-35发动机和雷达的机会,以此促进本国第五代歼击机研制项目的发展,包括重型战机歼-20和轻型战机歼-31。
这两款战机的定位是应对美国第五代战机F-22“猛禽”和F-35“闪电”。中航工业代表指出,研制歼-31并非为了向海外市场供应,和F-35竞争,而是装备中国空军使用。但是这种说法很难令人相信。近年来,北京已经成为第三世界国家武器市场上的主要角色之一。比如孟加拉国、黎巴嫩、伊朗、马来西亚、摩洛哥、尼日利亚、斯里兰卡和阿尔及利亚。中国在这些市场上成功排挤的不仅有西方公司,还有俄罗斯公司。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中国在刚刚结束的珠海航展上达成了300多项交易,交易金额创纪录地达到234亿美元。
中国复制俄罗斯战机
2003年,莫斯科和北京签署在中国许可生产苏-27SK的合同。但是在总共200架飞机部组件中,中国只购买了一半,声称原因在于苏-27战斗力较低。中方随后把精力集中在国产歼-11B项目上。但是,众所周知,歼-11B很大程度上是在复制苏霍伊战机苏-27/30。与此同时,中国还在俄罗斯帮助下制造了两款与俄制米格-29竞争的先进战机歼-10和FC-1“枭龙”。根据中国的评估,苏-27SK的许可生产使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的技术水平向前推进了 20-25年,而仿造俄飞机生产歼-11B歼击机则是中国航空工业一个新的质的飞跃。
中国还为“辽宁舰”航母制造了俄罗斯苏-33舰载歼击机的复制品。这艘航母过去作为前苏联机“瓦良格”号,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乌克兰卖给中国,从2002年起停泊在大连。在此期间,中国专家积极维修和改装这艘航母。北京并不掩饰自己把苏联航母当作解放军国产航母舰队建设技术练习平台的意图。落实这些计划的唯一问题是缺乏能在航母甲板上着陆的飞机,以及舰载航空兵飞行员训练经验。至于中国舰载歼击机着舰技术,同样源自从乌克兰得到的苏-33的原型机T-10K。
中国仿制工业的薄弱环节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教授瓦季姆-科久林在接受“红星”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飞机制造项目的发展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不要忘记,在航空学中,形式应当符合内容。歼-31和歼-20机身包线的隐身并未使它们成为第五代战机。最主要的是这些歼击机的内部配置,包括发动机、雷达、机载电子设备,正是通过这些才能判断一款战机到底属于哪一代产品。
目前中国两款战机暂时都远不完美。歼-10和歼-20装配俄罗斯AL-31F发动机,而歼-31和FC-1则使用RD-93发动机。尽管中国生产商仿制过上述两款发动机,但是北京仍然更加青睐从莫斯科购买的类似产品。中国仿制发动机的寿命和可靠性达不到俄罗斯产品的水平。中国在诸如雷达、复合材料等问题上同样有很多缺陷。随着苏-35的到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预计将会再次实现大的技术飞跃。
近年来,北京已经成为俄罗斯的主要合作伙伴。俄罗斯铺设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准备和中国分享航空制造技术。在2014年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俄罗斯技术”公司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发展一些对中国工业来说至关重要的项目。而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公司和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签订合同,发展RD-93发动机项目,计划持续改进这种动力装置,特别是增加推力,并且组织对华供应。
在俄联合发动机制造公司展台上,还推出了专门供中国歼-10歼击机使用的AL-31FN涡喷发动机,专门为中国轻型歼击机FC-1研制的RD-93发动机,以及用于现代化和前景教练机、教练战斗机和轻型战机的AI-222-25发动机,后者还装配在俄罗斯雅克-130飞机上。
技术飞跃
为什么要向竞争对手销售类似产品?这是个大问题。尽管答案非常明显。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种装备正在迅速老化。117S发动机被称为“第一阶段发动机”。量产型T-50将装配更加强大更加先进的发动机,而为完成这种发动机的研制现在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制造这种发动机的“土星”科学生产联合体指出,“第二阶段发动机”基本上已经准备就绪。至于RD-93,俄罗斯新型米格-35装配比其更加先进的RD-33MKV发动机,使用全旋转喷管,保证战机具有普通米格 -29可望而不可及的机动性能。
“雪豹”雷达则是俄罗斯工业无可争议的新技术。但是莫斯科郊外茹科夫斯基市季霍米罗夫科学研究院已经又研制出了比它更加先进的新产品,即有源相控天线阵机载雷达,把1000多个高功率微型接收模块融合为统一雷达场,从而能够“看到”空中和地面数百公里外的一切目标。不仅能同时跟踪许多目标,而且能同时引导机载武器攻击所有目标。如同设计师所说的那样,能够发射导弹成扇形射面攻击目标。公司总经理别雷指出,未来前景歼击机装配的将不只是常规意义上的雷达,而是一体化无线电电子系统,包括几个波段的雷达,以及识别系统、电子战设备和其他必要设备。所有这些都将融入统一的概念和构想,产生协同作战效应。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没有额外投资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向中国出口苏-35歼击机的合同,应当能为俄罗斯国防工业至少带来20亿美元的资金。
昨日辽宁舰航母终于驶出大连港 完爆瓦良格
8月31日,辽宁号航母完成4个月的例行维护作业后,离开大连造船厂。有网友在船厂附近,拍摄到辽宁号从舾装码头离开,并在拖船的帮助下掉头,航行出港区的画面。辽宁号于今年4月中旬抵达大连,进行维护,期间进行了入渠检查,并且重新进行油漆。
目前,国内外一些媒体报道称,中国在其东北的辽宁省开始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这一说法在中国的地方官员讲话中也隐约得到了印证。此前中国将购于乌克兰的前苏联“瓦良格”号航母运用自己的技术进行了改装,成为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航母在抵达中国时是一艘尚未完工的航母。
据媒体称,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与“瓦良格”号航母有着很大的相似度,中国民间非着名军事分析者舒展认为,这种说法较为可信,中国在“瓦良格”号航母的改建工程中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如果以“瓦良格”号航母为蓝本并融合大量中国自己的元素,能使得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一艘性能比“瓦良格”号航母更高的航母,这将加快中国航母进入并保持持续的日常战备值班节奏。
中国目前有能力设计建造全新的弹射型航空母舰,但全新设计并建造一艘航母及建造后的试验、训练的周期相对较长,中国的领导人已不想再继续等待,毕竟对中国来说,周边海上纠纷日益增多,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海外利益及海上经济交通线的安全也日益突出。
“瓦良格”号航母是前苏联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造的第三代航空母舰,因苏联解体,建造工作未能完成。中国购得“瓦良格”号航母后真正启动了自己的航母工程,“瓦良格”号航母对中国而言具有重大的意思。在此之前,中国于1970年7月启动了代号为“707工程”的航母研制计划,在1989年1月启动了代号为“891工程”的航母研制计划。这两次航母研制计划虽然最终都胎死腹中,但从中也可见中国对于拥有航母的渴望和急迫性。
中国民间非着名军事分析者舒展表示,“瓦良格”号航母让中国圆了航母梦,中国将其改建成“辽宁”号航母,“辽宁”号航母是一艘满载排水量近60000吨并具有完全的作战能力的航母,中国为其安装了全套国产的作战系统和一些辅助系统。预计“辽宁”号航母在数年内将会配齐全部舰载机和编队舰艇,开始进入战备值班。虽然“辽宁”号航母相对于美国等航母大国来说并不先进,但却是中国踏踏实实走的第一步,为中国的航母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民间非着名军事分析者舒展认为,中国在购得“瓦良格”号航母后对其进行了仔细研究,“瓦良格”号航母让中国的航母设计师获得了第一手直观的经验。但是,中国的航母设计师也发现“瓦良格”号航母在设计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其庞大的舰岛,这样的设计固然与“瓦良格”号航母所采用蒸汽动力的方式有关,在核动力航母上因其不需要空气进、排气系统可以设计的较小,但前苏联的航母设计师在舰岛里面设置了很多设备舱和部分住舱如舰长住舱、飞行指挥官住舱等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世界各国航母中,苏联设计的航母舰岛长度较大,通常在65米左右,美国设计的航母舰岛较小,美国常规动力航母航母的舰岛通常长度在45米,核动力航母的舰岛则更短,不到20米。中国航母设计师在设计新航母时会充分注意到这一问题,减少舰岛的面积,舒展表示,随着中国舰船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海军舰船的外部电子天线及探测器的高集成度,为中国航母舰岛小型化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