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金桔之乡”广西融安金桔上市,助山区农民增收。图为一名工作人员在分拣金桔。谭凯兴 摄
中新网北京7月22日电 (谢艺观)李娟是河南省遂平县大里王村的一位村民,随着一系列农村优惠补贴政策的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及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她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返乡工作收入不低于上海打工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是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主要产区,李娟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种了40多年庄稼。
“我们一家六口总共分了10亩地,按一亩地补贴150元算,这10亩地补贴了1500元。”李娟告诉中新网记者,“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十几年前,我们还要去镇上交公粮。”
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促进粮食生产和种粮农民增收。2015年,“三项补贴”进行改革,新政实施后,国家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只增不减。
李娟表示,“现在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很全面,之前我们买农用机器,政府都给予了一定的补贴,让我们的负担减轻不少。”
现代中药材种植成为贵州丹寨农村增收“新路子”。图为3月14日,苗族妇女在白芨种植大棚内劳作。贺俊怡 摄
李娟的丈夫前几年在上海打工,从去年开始他回到了村里,除了种地,还找了一份泥瓦匠的工作,各项收入加起来,并不低于在上海挣得钱。明年他准备再承包一些土地来种。
李娟之前农闲的时候会在村里的灯厂工作,这个灯厂吸纳着需要照顾孩子而留在家里的妈妈和奶奶们,产品远销省外。
随着农村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这样的工厂开始在农村出现。
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带动数千万人就业
近年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及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16亿人次,全国农村网商超过98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800万人。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利兵6月15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回到农村进行创业,人数已超过740万。这部分人回去之后,直接催生出新的市场主体,成为了农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承担者、使用者,甚至是创造者。
对农村来说,这部分人是一个非常大的红利。
李娟向记者透露,“一个朋友的儿子就在大学毕业后,和其他人合伙搞了个网店,专门卖当地的农产品。前些日子,专门来家里收大豆,说要拿到网上去卖。”
资料图:广西鹿寨县通过创意农业丰富传统乡村旅游,实现农业高收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图为该县种出的3D彩色水稻画。林馨摄
李娟给记者讲的故事只是中国农村新业态层出不穷的一个缩影。
通过线上线下、虚拟实体有机结合等多种途径,中国农村已催生出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大量新业态。
“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非常有好处,可以扩展农村市场,丰富农村市场经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宁辉向记者表示。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建议,“发展农村旅游和电商等新兴产业固然好,但要适度发展,不要超过农村GDP的10%,要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农业上。”
政策红利不断,农业农村经济大有作为
农村以其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
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为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提供了八个政策大礼包,包括市场准入、用地用电、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7月2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自2015年起,农业农村部就开始组织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助政策,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安排了121亿资金支持融合发展项目。
4月3日,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在北京正式挂牌,民众争相与新牌合影。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宗锦耀表示,下一步会推动财政、金融、税收、科技人才等扶持政策的落地,建设农村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同时,完善股份制等形式,让农民能分享收益。在产业上,也会把“互联网+”的理念、技术引入到农业,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农村经济的升级版。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人们返乡下乡创业创新铺好了“道路”。
“对创业者来说,农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农村在产业和产品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国家的支持力度也大。”李宁辉告诉记者,“创业者要学会利用农村的土地、市场等资源,同时也要引进农村短缺的资金、技术、人才,这方面需要国家的支持和配合。”。
党国英提醒,对于农村创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资本,有资本才能搞规模经济,没有资本的情况下,政策对创业的吸引作用会大打折扣。要促进农村经济的腾飞,当务之急是推进城镇化,这对于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