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虽呈现小幅双向波动走势,但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4月和5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别回落180亿美元和142亿美元,6月和7月分别回升15亿美元和58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受到较大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
“影响8月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是估值因素。”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表示,8月美元指数小幅走升,欧元、英镑等非美货币相对美元贬值,总体看,当前外汇供求总体平衡,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而汇兑因素是导致8月外汇储备小幅下降的主要因素。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全球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经济局势等不确定因素继续发酵,美元指数波动上升,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外汇储备规模略有下降。
接下来,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市场走向,如市场普遍预期9月美联储可能再度加息,贸易摩擦走向也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波动。管涛认为,9月美联储加息未必一定会推升美元指数,美元指数也可能因为利好兑现出现回调。在近期“逆周期因子”重启、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等措施作用下,部分顺周期因素已经被抵消,市场更关注接下来贸易摩擦的走向。
8月24日,为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这是自今年1月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将“逆周期因子”调整至中性后的首次重启。在此前,8月6日起,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调整为20%。市场普遍预计,接下来,“逆周期因子”将继续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国际环境错综复杂,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经济将保持韧性好、适应能力强、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同时坚持改革开放目标不动摇,有利于维护国际收支自主平衡格局。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