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空天防御部队副司令阿纳托利·涅斯捷丘克11月29日表示,最近3天内,俄空天防御部队作战值班中心探测到3枚外国弹道导弹发射情况,反映出作为“国家之眼”的俄导弹预警系统具备监控全球导弹发射的能力。专家指出,目前在战略级别的导弹预警能力上,美国“一骑绝尘”,俄罗斯是“弥补欠账”,而中国正“奋起直追”。
不光“坐井观天”,还要“居高临下”
涅斯捷丘克对“莫斯科回声”电台记者表示,11月29日早晨,俄空天防御部队准确探测到一枚外国弹道导弹发射,11月27日曾发现外国发射的两枚弹道导弹。“俄导弹预警系统能监视全球导弹发射,2014年以来记录了所有外国弹道导弹发射的情况”。他还表示,“2014年该部队空间状况侦察中心共发现150多个新的空间目标。同时通报了180起外国航天器改变轨道的情况。”
目前,俄空天防御部队主要依赖陆基系统保持基本情报采集与导弹预警功能。2011年12月起,俄军首部反导雷达预警系统——“沃罗涅日-DM”在圣彼得堡附近的列克图西担负战斗值班,俄罗斯获得监控从摩洛哥海岸到挪威以及美国东海岸空域的能力。“沃罗涅日-DM”雷达不光能跟踪弹道导弹,也能跟踪巡航导弹的飞行。第二部“沃罗涅日-DM”雷达部署在俄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阿尔马维尔镇,监视领域从法国、西班牙到阿尔及利亚、伊朗、阿富汗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涅斯捷丘克还透露,位于加里宁格勒、伊尔库茨克的“沃罗涅日”预警雷达站今年进行了国家试验,将于近期投入作战值班。明年还将有两座“沃罗涅日”雷达站投入试验性作战值班,同时准备在沃尔库特建造一座新预警雷达站。
在俄陆基导弹预警系统中,位于邻国塔吉克斯坦努列克山区的“天窗”有源地面光电监视与跟踪系统也是不容忽视的角色。与雷达、侦察卫星靠发射电磁波探测的工作方式不同,它主要依靠自然光进行探测。据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射场发射的航天器,只要其轨道高度在2000公里-4万公里之间,“天窗”系统就能很快监测到其动静。
当然,再强大的陆基预警系统也是“坐井观天”,必须得到“居高临下”的军用卫星配合,才能实现有效工作。2014年6月,俄军“眼睛-1”卫星系统中一颗编号为“宇宙-2479”的地球静止轨道预警卫星因故障退出现役,宣告俄罗斯针对美国本土的天基早期预警系统完全失灵,暂时失去从太空侦察和预警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能力。涅斯捷丘克表示,2018年前,俄空天防御部队有望建成由10颗新型军用卫星组成的统一空间防御系统,为整个导弹预警体系提供可靠的空间保障,而该系统的首颗卫星将于2015年发射。
美“太空天眼”全球领跑
当前,美国导弹预警的核心工具是“国防支援计划”卫星系统(DSP),但它服役时间过长,且不能跟踪飞行中段的导弹,存在虚警问题以及卫星扫描速度不高、对战区导弹的探测能力有限等问题,目前美军已开始发射预警能力更强的新型天基红外系统(SBIRS),可全天候对地面发射情况进行监视,能在一分钟内将导弹发射数据从空间传输给战区部队,估计精度小于1公里(DSP精度为3公里),与现有卫星相比,新卫星能一次探测多个区域、跟踪多个潜在威胁目标。
在打造天基导弹预警系统的同时,美军还在建设地面雷达探测系统。目前,美国地面雷达探测系统共有85个雷达站,其中环绕美国本土的47个、加拿大东部与西部21个、阿拉斯加11个、夏威夷6个。每个监视雷达站通常有3部雷达,其中远程监视雷达、远程航路监视雷达、测高雷达各一。
二炮构建中国版导弹预警网?
当美俄正在加速构建反导预警体系之际,中国有类似行动吗?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之前声称,中国可能已开始筹建全球弹道导弹预警系统,从而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建设该系统的国家。
据汉和推测,解放军构建的上述系统,可以被视为“具有全球预警能力的防天系统”。它不仅能识别、跟踪洲际弹道导弹,还能发现、监视、跟踪和识别外层空间的卫星和载人航天器。未来二炮还将进行多种弹道导弹、卫星拦截试验,并且是多层次的。
中国弹道导弹靶弹可3.8马赫再入攻击 军方已采购
第十届中国航展于11月11日在广州珠海隆重开幕,参展的除了各类民用、军用飞机以外,还有多款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巡航导弹。在北京威标志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展台处,记者看到了多款类似导弹外形的展品,据了解,这是该公司展出的“北威”系列靶弹。
北京威标志远公司是专业从事靶弹装备系统研制、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高空、低速靶弹不同的是,北威靶弹所研制的亚音速、超音速靶弹能够在低空、超低空飞行,更为逼真地模拟战场环境。
记者注意到,其中展出的一款BWIX-1B型低空高亚音速巡航式靶弹,不仅在导弹后部安装了可变尾翼,还在弹体前端安装了两个方向舵,使得该靶弹拥有更为灵活的机动性能。其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在0.05到0.5平方米之间,可以用于模拟隐形战机、具备隐形能力的导弹的攻击。该靶弹加装了雷达波发射装置和红外辐射源装置,可为部队红外寻的、反辐射寻引导头的防空武器系统训练提供靶标服务。
另一款型号BWIIIX-2超音速巡航式靶弹,则是一款超低空超音速巡航式靶弹,巡航速度在2.1至2.5马赫之间,飞行高度在10米到500米之间。该靶弹主要用于模拟国外尖端超音速巡航导弹,也可用于模拟掠海飞行反舰导弹,可为近程、中程防空武器系统及海军区域防空武器系统训练提供标靶服务。
除了巡航式靶弹,该公司还展出了多款弹道式靶弹。其中一款名为BWID-9型的弹道式靶弹,是用于模拟战术导弹再入攻击阶段,最大飞行速度在1300m/s(3.8马赫)以上,最大飞行高度高达70公里,在30公里高度具备1000m/s(2.9马赫)以上的再入速度。据了解,该公司研制的巡航式、弹道式导弹均有被部队采用。(徐璐明)
美媒:中国首次试射东风31B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2009年,东风—31甲出现在建国60周年阅兵式上。(资料图)
原标题:美媒曝中国首次试射东风31B洲际弹道导弹(图)
据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10月2日报道,中国军方首次试射了其一款路基洲际弹道导弹的新型衍生导弹东风-31B,标志着北京针对美国的战略袭击能力正在提高。报道称,新型东风-31B导弹的试射发生在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导弹试射场。
一位五角大楼发言人辛西娅-O-史密斯拒绝提供有关此次试射的详细信息。史密斯在接受《华盛顿自由灯塔》报道访问时称,“我们一直在监督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包括其导弹测试。”有关此次导弹测试的详细信息,外界无从得知,但据信测试发生在五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据非政府军事分析人士称,东风-31B新型导弹是洲际弹道导弹的增程或性能提升版,可能携带多弹头。
一个中国军事爱好者网站曾报道称,东风-31B是一种机动导弹,专门设计用于在崎岖地形或其他困难路况下机动。机动导弹被认为是一种更强大的战略威胁,因为跟踪并定位这种导弹的难度极高。这种导弹可以被藏在车库或洞穴,以规避卫星及其他传感器的探测。
中国国家媒体已经明确表示,解放军发展核力量是为了反制美国。中国媒体曾报道称,针对美国发射潜射导弹,会造成500万至1200万美国人死亡。
报道称,此次试射的新型东风-31B型导弹是中国迅猛发展的核武器库中的最新一员,包括较旧式的井基导弹和五种其他路基导弹。这些导弹包括东风-31、东风-31A和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中程东风-26C型导弹和东风-21导弹——这种导弹可携带常规或核弹头,还有一种反舰衍生弹。据信东风-21导弹还有一款反卫星衍生弹。
中国约有40枚东风-31和东风-31A导弹,而可携带多枚核弹头的东风-41导弹据称即将部署。中国还部署了巨浪-2新型潜射导弹,这种导弹将由据美海军称将于今年开始执行海上巡逻任务的新型核动力潜艇发射。中国还在发展一款由导弹搭载发射的高科技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这种飞行器能够以极高的速度在地球大气层边缘飞行。这种滑翔飞行器设计用于发射核弹头,突破美国战略导弹防御。
今年8月,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在一个战略论坛上称,在未来冲突中,中国的导弹力量将成为对美国最严重的威胁。不过,如果武装冲突发生在中国后院,那么受射程影响,“我一点都不担心中国的弹道导弹”。
2014年7月底,中国试射了一枚东风-31A导弹,这是这种导弹在过去两年里已知第四次试射。最近的一次试射突显了北京的战略核导弹力量建设。美国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德-费舍尔称,东风-31衍生弹的试射会令美国安全官员非常担心。他指出,“东风-31第三种衍生弹的出现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种新型导弹是否能够携带多弹头。”
费舍尔称,东风-31B型导弹也可能是一款井基导弹,或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在中国所谓的“地下长城”储存的导弹——这是一个长达3000英里的隧道和地下核设施,于数年前首次曝光。他说,“东风-41配备多弹头可能暗示东风-31最新衍生弹可能也配备这种导弹。如果事实果真如此,这可能会加速中国核弹头数量的增长。”他还指出,第三种东风-31衍生弹的试射,以及莫斯科核武器的现代化项目,“增加了华盛顿继续进行美国核威慑力现代化的压力。”
美国2049研究所的中国战略力量专家马克-斯托克斯称,新型洲际弹道导弹衍生弹可能是一种在技术上得到改良的武器。斯托克斯称,“东风-31B很有可能会是东风-31A的渐进、逐步改善型导弹。他指出,按照解放军国防工业发展过程,东风-31A型导弹进入全速生产阶段后,中国就已经开始研发一种改进衍生弹。”
五角大楼最新版中国军力年度报告称,目前“二炮部队在继续现代化其核力量,强化其井基洲际弹道导弹,并增加了更多生存能够更强的机动运载系统”。“近几年来,路公机动、井基、液体燃料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已经列装”,他还补充称,中国还在发展东风-41型路基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可能携带分导式多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