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动能蓬勃发展
“新动能正在撑起经济发展的新天地”。在中国经济的运行中,有这样一些数据: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超过2/3……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格局已经发生重大转变。
对于中国新动能的蓬勃发展,与会嘉宾有着强烈的共鸣。
“从共享单车到移动支付,中国的创新跑出很快的发展速度。”电通安吉斯集团亚太区首席战略与创新官阿尔文迪·赛舒马哈文对本报记者说,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只要是有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都能找到广阔的市场。
埃森哲首席战略官奥马尔·阿波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长。如今,中国正在寻找经济增长新动能,其在产品的设计、制造、供应链等方面有着非常强大的创新潜力。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中国可以在工业、消费等诸多领域的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上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则给本报记者举了能源领域的例子,“能源领域创新是很快的。”林伯强说,近些年可以看到能源领域的创新非常活跃。一方面,中国致力于绿色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产生了很多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领域发展成长快,这也给企业等带来很强的创新动力。
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新动能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从稳定的宏观经济,到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再到税收政策等,中国推出了不少举措,也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与会嘉宾表达了对中国行动的认可和欢迎。
埃里克是美国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创始人,目前正在洽谈企业在中国落地的事宜。埃里克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越来越多正面触及外资关注的领域。比如知识产权保护,软件行业尤其要靠知识产权来保护利益;比如在税收、政策、服务等方面,外资企业希望得到公平对待。“今天总理的讲话具体深入,甚至谈到可以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诉,这都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他说。
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看来,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而这个环境总结起来就是改革开放。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则认为,新动能不能自动形成,要看全方位的创新驱动,也就是说制度、路径、场景、产品生态都需要创新。制度方面需要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模式创新,同时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努力,降低物流成本、交易成本以及制度成本等。从路径来看,今天的创新不是单个领域的创新,而是需要综合的创新以及更加符合新产品生产销售的模式,包括“平台+赋能”“平台+资本”等。
看好未来中国创新
中国未来创新的动力会依旧强劲吗?新兴动能的发展前景如何?记者从对与会嘉宾的采访和发言中,听到了不少积极的期待。
专注于图像识别技术的一家法国科技公司7月刚在上海设立了办公室,他们的合作伙伴包括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不少中国企业。企业创始人卢卡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有着强劲的消费市场,图像识别技术在无人驾驶、健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中国企业也在这些技术领域寻求突破。此外,他在近期和不同地方政府的接触中,也感受到中国政府和社会对技术创新的欢迎。
京东集团首席技术官张晨代表了来自中国企业的声音。他介绍,今年一季度,京东研发投入增长80%左右。随着创新平台的成熟,技术创新的门槛正在降低。当前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应用人工智能,未来要更加专注场景的应用,比如智能消费、智能供应链,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等。未来创新将不断提升体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创新不仅在技术和模式,也在制度。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就谈到未来如何通过融资创新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他打比方说,政府资金是钢筋,市场资金是水泥,“一带一路”建设应该争取让政府资金与市场资金相配套,将钢筋水泥结合在一起建设出高楼大厦。他建议,未来应该将相关国家的资源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捆绑进股权里,从而把各路资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记者 李婕 王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