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不大会英语的我独自一人去了趟美国,刚出纽约机场,迎接我的美籍华人司机就对我交代了在纽约第一条注意事项:不要跟警察开玩笑,警察让你站住千万不要跑,最重要的一条是,千万不要对警察作出拔枪动作,你如果是开玩笑,他们会真的一枪毙了你,吓的我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一次也没敢招惹警察。
最近,网上热议的美国警察枪击黑人导致死亡,法院作出了警察无罪判决。想想那位司机的话绝非吓唬我啊。
另一个是争论很久的所谓“撞死白撞”——即行人违规闯红灯,被正常行使的机动车撞上或撞死,行人负全责。后来,交通法规并未采纳,而实际执法过程中,往往是车辆负责更多,甚至负全责。这在某种程度助长了“中国式过马路”和闯红灯。
问题来了,银行代销的各种理财产品或者在银行销售的产品,出来问题也就是出了“事故”,一般来说,都会由银行兜底,银行赔偿。这严重违背了契约精神和法制原则,势必更改。
代销不等于银行兜底
经常看到银行代销或者跟银行沾边的业务,一旦出现风险,无一例外地都去找银行,甚至会出现很多更极端的行为,很多时候,银行为了息事宁人也都被迫兜底了。这有点类似于行人闯红灯最后追责到正常行使的汽车,也类似于自己摔倒的大爷讹诈与之不沾边的汽车。
与银行沾边的代理与业务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类。
第一,银行代理销售各种基金。比如代理基金公司销售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基金等。这类代理客户亏损后一般都不会找银行的麻烦,炒股的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何况亏过大的哪在乎基金亏的那么一点点。
第二,代销各种债券,包括国债。目前,国家对企业公司发行债券审批比较严格,一般都能到期偿还本息。
第三,代销理财产品。包括银行自身设计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也包括信托公司等发现的各种理财产品,信托理财是出现问题较多,找银行最多的一款,后面单独分析。
第四,委托银行贷款。指定对象让银行把自己的资金投放给特定借款人,严格来说,银行只是按照存款人要求放款,收取手续费,对贷款不负责偿还。
第五,银行存款质押业务。此类业务跟委托贷款类似,比如票据业务,前不久闹得动静很大的民生银行武汉分行所谓“破产”谣言(造谣者已经被刑拘)事件中的业务就属于此类。
第六,代理保险等。这类纠纷一般是银行客户没有认真阅读条款,误把保单看成了存单,我就纳闷了,活这么大连存款长什么样都没看过?没吃过大猪肉总看过猪走吧!
其他。
在上述常见的业务中,唯一银行必须兜底的业务是银行自己创立和发行的银行理财业务。其他,大部分银行只负有道义责任,有些根本不负责任。
经济下行信托很悬乎
在经济上行期,各种问题都会被掩盖,比如,房价和股市都会很好,房价涨谁又在乎房价泡沫?
一旦经济形势有变,特别是房价下跌的时候,房主聚集打砸“售楼处”新闻时有发生,严格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寻衅滋事”,地方政府为何不管?地方政府又不希望房价真的跌,房价跌了,地方政府赖以生存的地价必然会下跌,势必减少土地财政收入,这也是房价只能涨不能跌的另一个原因。
这时候,被万众唾骂的“开发商”就成了类似于银行的角色——正常行使的车辆被违规的行人讹诈了。
在银行代理的所有业务中,问题最多了,和将来会出现最大风险的必然是信托产品。这是因为,近年来,由于宏观调控趋紧,银行对产量过剩、高污染、高耗能等行业进行了信贷控制,而这些行业通过信托获得了支持。
由于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很多储户把存款变成了理财产品,相当多的购买了由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
在经济上行,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在疯涨的时期,信托项目一般都是相对安全的,问题是,现在,中国主动放低了经济增长速度,并相对追求增长质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最先受到影响的不会是银行支持的项目——大多数银行还是必须得听央行和银监会的,而当初从信托获得自己的产业一般都是在经济下行和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的。
比如,信托最先爆发兑付危机的就是煤炭、钢贸等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影响较大的行业。
相信,未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信托行业支持的产业问题会进一步爆发,部分信托公司难以为继是必然的。而银行不兜底必将成为常态。
最需要教育的决不是银行
投资者教育搞的最好的应该是证监会,监管A股长期萎靡不振,近期又像打鸡血得了疯牛病似的暴涨。
很少有人把股市投资亏损归罪于监管部门、券商和上市公司,除了那句风险提示外,有人说股市里赚钱的只有二成,八成是亏损的。又有人说,股市是赌场,即便是赌场也有风险提示,也有“愿赌服输”一说。
银行在各种代理业务中与被代理方一般都有代理协议,也有法律责任。当然,在现实中,一些银行基层员工为了完成所谓的“中间业务收入”指标,存在违规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包括夸大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掩饰其风险等状况,这些银行员工的确需要进行法律法规和风险教育。
然而,最需要进行风险教育的却不是银行,而是被代理方和普罗大众投资者。
首先,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信托公司。股民们都牢记在心的一句话是:“炒股跟着党,猪也飞着走。”这也是讲大局的股民在经历7年熊市,一个月翻盘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信托公司则不是这样,信托公司这一轮疯狂成长主要是前几年钱荒之际,特别是银行收缩了对上述行业贷款后,信托公司借助于存款利率低,理财利率高,向被银行限制的行业提供资金,充当了最大的影子银行,这种信贷投向小处说是与央行、银监会要求相违背,大处说就是不讲政治。
其次,信托让银行兜底的想法是错误的。很多信托公司认为,只要是银行代销了其理财产品,一旦出现风险,银行也必须帮忙完成“刚性兑付”,也就是所谓的银行兜底。
如果信托公司的爹是银行——也就是说这家信托公司是银行的全资子公司,银行兜底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应该的。
如果是信托和银行共同开发的项目,二者合同中有明确的要求银行兜底按比例完成“刚性兑付”的,依照合同和法律来办也没问题。
如果银行仅仅只管销售并只拿手续费,信托公司就别做梦了。人家又不是你爹。
第三,投资者。投资者一定要扭转一个错误的观点:银行是国家的,在银行买的一切都应该由银行兜底,这种观点甚至比闯红灯被车撞反正车负全责观念还根深蒂固。银行也是商业机构,即便是银行原因给你赔了钱,他们的股东也不会干,小股东愿意,他们的大股东国家也不会同意啊。
银行,有钱、不任性。奉劝各位:不要闯红灯,投资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