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盗梦空间》海报。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脑科学,正在以极快又极慢的速度前行。人们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证明,快和慢,有时候并不矛盾。
前不久,纪录片《打开思想的大门》 博得众多关注。我们不得不惊叹,理想中的科技这么快就变成为了现实。
比如在治疗某些脑疾病方面,人类已经取得了非常喜人的进展。
该纪录片介绍,斯坦福大学精神病与行为科学临床助理教授诺兰·威廉姆斯博士开发出了一种“强力经颅磁刺激仪”,可以治愈重度抑郁症。
“我的抑郁症40年来第一次被治愈了。”班达·克里格是重度抑郁症患者中的一员。此前,他吃过二三十种药,做了许多谈心治疗,但他的世界依然暗无天日,“像有一个袋子罩在我脑袋上,我没有办法全面地和这个世界互动” 。
抑郁症由大脑回路水平上的失常所引起,尽管颅磁刺激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治疗,但这对像班克这样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并不起效,他们大约占抑郁症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诺兰说:“我们直接取用大脑本身使用的同一种信号,这样治疗时间出现了数量级上的降低。”
而除了在脑疾病领域的应用,脑科学研究者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将科幻电影和小说中的离奇场景变成现实。比如,用芯片控制大脑思维活动已经不再是幻想了。
2016年伊始,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军方计划将“人脑和电脑直接相连”,打造“半人半机械战士”。
随后,《自然》杂志的新闻网站在2017年尾声发表了一篇名为《用于情绪紊乱的AI控制人脑芯片进行人体测试》,指出由美国军方资助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发具有记录神经活动和自动刺激功能的工具。
人们猜测,超级士兵不久就将到达战场。
而这种“人机接口”技术如今已经站在了全球许多国家“黑科技”风云榜的风口上。它不仅可以达到借助电子设备来增强人的能力的目的,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让人“用意念控制一切”。目前,通过大脑思维控制机械手臂“隔空取物”,已经为一些残障人士带来福音。
看起来,人类脑科学方面取得的进展已经快要追上自己的想象力了。但这或许只能说明人类的想象力有限,现实情况是,我们对脑科学的研究还停留在“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程度上。
谈及脑科学发展的整体研究水平,美国科学院院士大卫·安德森博士在《打开思想的大门》中表示:“目前我们对大脑工作的基本原理了解还不够”。
“有时感觉我们就像一只蚂蚁站在珠穆朗玛峰脚下,觉得它不可逾越般高大。” 大卫·安德森认为,在一代人的生命尺度里,脑科学很难取得卓越的突破,“不过,我觉得这只蚂蚁正在以以前不可想象的方式缓慢前进”。
相传,早在古希腊, 人们就开始了对于大脑的种种思索, 虽然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验证,也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某种形而上学的基础。但行至今日,人类站在大脑面前依旧如蚂蚁面对珠穆朗玛峰。
“脑科学进展为何如此缓慢?”这是某问答社区网站上的一个热议贴,关注这一领域的人,都不会对这个问题陌生。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12位著名科学家在《打开思想的大门》中相继出镜,他们所研究的项目时间尺度多以10年,甚至数十年为计。
哈佛脑科学计划联席主任迈克尔·格林贝格博士30多年来一直关注的特雷综合征研究,才终于迈出“开发新疗法的第一步”。
“每一万名女孩中有一人患病。” 迈克尔开发出的一种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探知精神疾病的神经元连接问题,进而很快找到致病基因组。
片中,一位患有该疾病的21岁女孩正坐在轮椅上等待着治疗方法的到来。与此同时,一位经受湿疹瘙痒数十年折磨的女性无比期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黛安娜·巴蒂斯塔博士针对触感疾病的研究成果。
没有人不期待科学家攻克眼前的难题。但或许只有少部分人意识到,这些脑科学科学家其实都身处于一段漫长的冒险之旅,或许即使走到生命的尽头,也见不到照亮山顶的曙光。
“蚂蚁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冒险之旅,注定是一场跨时空的,人、财、物的接力。作者: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