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快递的揽货范围目前还仅限于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配送范围则覆盖大陆地区,但明年将会把揽货范围扩展至全国30-50个核心城市,未来竞争明确指向了第三方快递企业——顺丰及“四通一达”等。
电商自营物流当下排名在前的头部企业主要包括京东物流、苏宁物流、海尔旗下的日日顺物流、美的旗下的安得物流、国美旗下的安迅物流以及唯品会旗下的品骏物流等。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无法满足电商企业对于快递物流的服务时效、成本、质量、规模、体验、用户黏性和退换货衔接等高标准要求时,电商企业首先是通过自营物流构建,面向终端消费者从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到售后服务的更高水平全服务供应链生态圈,大幅度提升终端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其次,电商自营物流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电商企业自身具备的充沛物流货源作为运营存量基础,并通过边际递增效应获取物流运营增量的收益。类似于当资本市场活跃而产业竞争加剧时,纵向并购成为企业通过市场交易内部化、提高与供应商和用户讨价还价能力、提升交互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及设置高进入壁垒等方式来降低上下游产业间的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产业链生态圈的市场竞争优势。
第三,电商巨头自营物流是看到了电商物流和快递业的市场快速增长空间。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71751亿元,同比增长39.17%,特别是跨境电商、母婴和农村电商成为新发力点,而这三个罅隙市场将进一步支撑电商物流市场。2011-2016年间,占据电商物流近7成的中国快递业务增长率为53.48%、快递业务收入增长率为39.29%;虽然2017年快递市场增速降低到27%,但其业务总收入已经达到4957.1亿元,从2011年开始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75%。如此迅猛增长的快递市场自然会引来具有上下游延伸先天优势的电商觊觎,而规模扩张更为迅猛的电商头部企业也有足够资本吸引力和要素禀赋切入这个市场。
第四,资本市场有足够意愿推动电商进入市场规模暴涨的电商物流和快递市场。近年来国家一直推动倡导降本增效、连接生产和消费、支撑消费和商贸渠道,资本开始与物流业紧密拥抱。物流业最早拥抱风险投资的企业应该是2007年的山东荣庆物流,而今圆通、中通、申通、韵达、顺丰、百世集团和德邦物流均登陆资本市场,无车承运的货车帮与运满满合并后的满帮集团第一次融资就吸引了19亿美元投资,民营快递企业从单纯的业务竞争转向了业务加资本的双轮驱动竞争。
高速增长的物流新兴市场也必然引来物流企业的重资产投入,特别是物流企业多数使用的运载工具、装卸设备、通用仓储装备及物流地产等均属于可重置资产,与制造业等非重置资产相比变现能力较强,就更加吸引风险投资的注意力,这也是为什么顺丰投资鄂州机场、京东投资无人仓库、阿里巴巴及旗下菜鸟网络投资国家智能物流干线网的缘故。
当然,榜样的成功发展路径也提升了后来者的投资信心。在全球电商物流和快递市场上,新晋之秀“亚马逊物流+”首创了自营物流与电商平台、云服务平台的全产业链和全生命期的融合模式,并在物流市场超越了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和敦豪(DHL)等传统第三方物流全球头部企业,与此同时又在零售市场上将全球500强之首沃尔玛(Walmart)连锁打得体无完肤。
尽管亚马逊营业额仅有沃尔玛的1/5,但亚马逊当前市值已经超过8600亿美元,是沃尔玛市值的3倍,并有望跟随苹果公司超过1万亿美元市值,亚马逊掌门人贝佐斯又在电商自营物流体系外面向社会物流构建了“亚马逊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直接与UPS、FedEX和DHL短兵相接并夺取了竞争优势,并依赖“亚马逊物流+”的48小时配送承诺将沃尔玛传统7天配送模式斩落马下,将美国人一周一次集中购物的习惯更改为按需求随时在网络上购物。
亚马逊财务报表中利润多数来源于其全球排名第一的云服务平台(Amazon Web Services, AWS),而AWS平台与亚马逊物流“一小时快递”和亚马逊金牌用户(Amazon Prime)计划这三个平台融合的产业链闭环和逻辑与物理的虚实结合则使得亚马逊物流一跃而成为全球物流业的领头羊。
在持续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服务升级中,亚马逊从48小时内实现覆盖全美“火鸡”配送,到仅收年费99美元(/79英镑)金牌用户的48小时送达,再到核心地区金牌用户的“1小时快递”,都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精准地预测用户/区域需求,并通过“以储代运”模式实现高效低价准时配送。
然而,电商选择自营物流也并非都是好处,物流业前期投入大、专业性强、经营利润低而管理成本高,在市场竞争激烈时对网络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要求极高;特别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条条块块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束缚,社会性基础设施条件差及行业集中度极小,使得当下物流企业的收益多数来自于低水平劳动力红利和互联网平台资源禀赋配置优化,多数亏损的电商自营物流往往依托电商其他板块利润的补贴。如苏宁云商并购的天天快递在苏宁和阿里两家电商巨头支持下依旧在2017年净亏损5.8亿元,京东物流很长时间都是依靠京东商城补贴,2017年前三季度净亏损4.39亿元。
目前来看,快递业第一阵营仍然属于顺丰与“四通一达”,据交易所披露的2017年财务目标显示,顺丰控股营收710.94亿元、净利润47.71亿元,德邦公司营收203.50亿元、净利润5.47亿元,圆通速递营收199.82亿元、净利润14.43亿元,中通快递营收130.60亿元、净利润31.59亿元,申通快递营收126.57亿元、净利润14.88亿元,韵达股份营收99.85亿元、净利润15.89亿元。可见,从快递业的净利润来看,顺丰依旧一枝独秀,而中通、韵达、申通和圆通呈现第二梯队。
电商自营物流的全产业链和全生命期融合与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服务在市场竞争力对比上,是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和人工智能等黑科技的引入而随时变化的。互联网平台将传统的消费者单一收入改变为从供应商、制造商、贸易商、服务商、投资人、政府到最终消费者共同贡献收入,能真正获取消费者信赖和依赖的才是最终市场竞争的获胜者。(刘大成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