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12月,一股寒潮就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这个寒冬,许多原本就很怕冷、总是手脚冰凉的女性朋友就更不好过了。为什么有为数不少的女性成了手脚冰凉的“冷美人”?手脚冰凉是病吗?中医认为,怕冷的常见原因有4种:阳虚、血虚、气郁及外感寒邪,大多数手脚冰凉的人是由于阳虚体质所致,女性比较多见。专家建议,拯救女性手脚冰凉,需要因人而异,对症调理,饮食调养和运动双管齐下,尤其不要在冬季节食减肥。
■ 晓想
刚进12月,一股寒潮就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10℃以上。这个寒冬,许多原本就很怕冷、总是手脚冰凉的女性朋友就更不好过了,恨不能24小时抱着暖炉。为什么有为数不少的女性成了手脚冰凉的“冷美人”。为什么已经穿了很多衣服,有的人却怎么也暖和不起来?手脚冰凉是病吗?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华指出,手脚冰凉通常不是病。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冬天手脚冰凉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因为气温降低会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指尖、脚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末梢神经循环不好,造成手脚冰凉。也可以这样理解,天气变凉、身体感到冷的时候,为了保护体内更重要的脏器不被冻着,皮肤进行自我调整,关闭毛细血管,让血液流向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保证它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温暖。这样一来,流向手脚等的血就大大减少,所以人们会感到手脚冰凉。
为啥有些女性特别怕冷?
长沙市名中医、长沙市中心医院脾胃门诊主任医师夏苏英分析,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机能主要靠气血将养分运送到全身来完成,一旦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受阻导致阳气瘀滞,处于四肢末端的手和脚就感觉冰冷。夏苏英介绍,一般来说,如果人体阳气不足,除了手脚冰冷之外,全身也会出现怕冷的情况;如果只有手脚冰凉的症状,身体并不觉得冷,大多是阳气瘀滞所致。大多数手脚冰凉的人是由于阳虚体质所致,女性比较多见。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中医治未病科副主任张慧指出,中医认为,怕冷的常见原因有4种:阳虚、血虚、气郁及外感寒邪。
阳虚怕冷:常表现为全身怕冷,常需要多穿衣服、手脚发凉、大便不成形,而且关节处特别怕风。这类人可适当服用健脾温阳的汤药,还可以到中医院进行艾灸治疗,以通阳祛邪。
血虚怕冷:常表现为手足怕冷明显,夏日手足温,冬日手足凉,随外界气温改变,面色偏白、口唇色淡、易劳累等。血虚之人重在补血、养血、温阳,可适量饮用养血代茶饮,如用当归、黄芪、大枣煮水,乏力劳累明显的人可配合穴位贴敷,以健脾温阳。
气郁怕冷:易出现口苦、头晕、心烦、失眠等问题,这类人平常爱生气、易思虑。治疗上应以疏肝行气、通络温阳为主,除了服用对症的汤药外,可饮用行气代茶饮,如将柴胡、枳壳、玫瑰花、大枣、枸杞煮水,配合艾灸,增强通经络的作用,必要时可针灸治疗。
外感寒邪怕冷:易出现身体不出汗,伴有发热、头身疼痛和喘息咳嗽等症状。治疗上应以发散风寒为主,可适量饮用散寒代茶饮:将生姜、苏叶、荆芥、红糖一同煮水饮用。
调脾胃重温补,阳虚怕冷注意“5个关键词”
43岁的张女士体型偏胖,近年每到天气转凉就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原来,张女士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规律,熬夜是家常便饭,导致脾阳虚弱,不能温熙四末而出现受凉怕冷等症,经过服用中药附子理中汤加味,配合调养措施,各项症状都明显好转。
调养秘方:因阳虚即阳气不足造成的四肢冰凉应如何调养?夏苏英建议,阳气不足者要特别注意保暖,适当吃些温补食物,生活中应特别注意5个关键词。
关键词1:多穿衣。应特别注意腰背、小腹和腿脚的保暖,衣服要穿得比较宽松,因为衣裤过紧会影响末梢血液循环,加重手脚冰凉。
关键词2:调脾胃。夏苏英表示,每天采用简单的按摩、敲打穴位等方法,即可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
摩腹疗法:采用坐姿或卧姿,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30分钟进行。按摩腹部时手法应轻柔,不必重压,刚吃饱时不要按摩腹部。
轻轻敲打腿部胃经:坐在椅子上,将脚曲起,轻握拳头后敲打小腿外侧,从膝盖下一直到小腿的一半即可,每次都是由上往下敲,不要由下往上敲。还可用食指和中指按摩足三里穴位。
关键词3:重温补。阳虚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乌鸡、牛肉、狗肉、羊肉、韭菜、核桃、桂圆等温热性食物,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食人参、党参、当归、生姜、黄芪、茯苓、白术、干姜、高良姜、肉桂、桂枝等具有健脾补肾、温阳散寒的药物。
关键词4:温灸。可用艾条温灸足三里、大椎、气海、关元、神阙(肚脐)、涌泉、命门等穴位。每日可选择1~2个穴位,请家人辅助,灸条距离皮肤2~3厘米,围绕穴位旋转施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宜。
关键词5:不节食。一些女性出现手脚冰凉也与冬季节食减肥有关。如果食物摄入不足会导致血虚、易疲劳、头晕、眼花、情绪低落、月经不调、情绪低落、手脚冰凉等症状,如果长期节食还会使人体衰老加速,免疫力下降。
运动+行气活血饮食,阳气瘀滞把握“3个关键词”
26岁的陈英是在读博士,随着学习科研压力越来越大,近年常常感到经前腰痛、小腹冷痛,秋冬季节四肢不温。她长期伏案学习工作,很喜欢吃冷饮冷食。夏苏英分析,陈英属于阳气瘀滞、寒滞经脉,需要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予当归四逆散加味治疗,并配合调理,很快就恢复青春活力,面色红润,四肢温暖。
调养秘方:如果自身阳气并不虚衰,只有手脚冰凉但身不凉,就应考虑是阳气瘀滞。夏苏英建议,这类人群的调养应以运动为主,也可摄取一些行气活血的食物进行调节,生活中应特别注意3个关键词。
关键词1:室内运动。一些在房间就可以进行的简单运动,就能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
龙首凤翼:“龙首”形容身体昂头竖颈,“凤翼”比喻双臂像鸟儿翅膀一样开合。练习时将两手自然放于肩上,向左转腰,右臂肩关节向前转动、左臂肩关节向后转动,两肘前后拉开成一字,然后反方向练习。经常做这个动作,可以促进上身气血运行,缓解颈肩背痛。
五指描太极:手腕转圈,手指划一个S形,通过充分旋腕,可刺激心经的神门穴,肺经的太渊穴等重要穴位,在舒筋活血的同时还能保健心肺,改善大脑功能。
坐立抬腿:身体抬头挺胸在硬质座椅上坐直,收紧小腹,慢慢抬起一侧小腿,尽可能使之与端坐着的身体保持直角,坚持5~10秒后换另一条腿。这个动作可以促进下肢的气血运行,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等疾病。
提踵颠足:即踮脚。全身放松,双脚并拢站立,两脚跟慢慢向上提起,注意脚趾抓地、脚跟尽力上抬;头部自然上顶,肩臂放松下沉;然后轻轻地颠动足部。
关键词2:刮手脚。选购一个刮痧板,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10次,能行气通络。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关键词3:喝花茶。建议每日选择山楂、玫瑰花、金橘等泡水代茶饮。此类食材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之作用,可以辅助阳气运行。还可适当多吃蒿子秆、海带、萝卜、柚子等,也具有行气解郁疏肝的作用。
搓、晒、泡,记住这些暖手暖脚小技巧
夏苏英建议,不管是阳虚还是阳气瘀滞者,冬季女性都可以采用以下小技巧帮助暖手暖脚。
1.搓手脚。经常搓揉手脚心,按摩以下穴位,能改善末端血管的循环状况。
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心部。一手握拳,搓揉另一只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热,再换另一只手,交替进行。
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出现发热感。
三毛穴:搓揉脚趾,特别是大脚趾第二节长着几根汗毛的地方,叫“三毛穴”,要多揉搓,然后稍用力捏3~5下。
阳陵泉:该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前下方凹陷处。每天用拳头敲打阳陵泉能降肝火、解郁结。
2.晒太阳。中医认为,人体前为阴,后为阳,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秋冬季节多在太阳下晒晒后背,还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3.坚持泡澡泡脚。泡澡时在水中加入生姜或肉桂精油,可促进血液循环。洗澡时,可用冷热水交替淋手脚,使血管在冷热间缩放,达到畅通血管的目的。
睡前用热水泡脚。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也可以放一些当归、生姜或米酒进去,均有温通散寒的作用。泡脚时微微出汗即可,泡脚后立即擦干,注意保暖。
4.控情绪。调整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对防止手脚冰凉有一定作用。研究证实,当情绪激动时,手的温度很快会下降3℃~6℃,平静后便可恢复。还可多交朋友,外出旅行,放松精神。
相关链接
手脚冰凉,喝肉桂陈皮普洱茶
■ 湖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邓可斌
冬季很多女性容易手脚冰凉,推荐泡肉桂陈皮普洱茶,该方对于咽部有异物感、畏寒、手脚易发凉者有一定作用。
方法:用肉桂2克、陈皮3克、熟普3~4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
功效:肉桂温补肾阳,且可引火归元;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熟普温胃健脾。三者皆为性温之品,归肺、脾、肾三经,适用于脾肾阳虚、畏寒怕冷,或阴虚阳盛上越咽喉,导致咽部有异物感、遇冷加重的人群。
需注意的是,该方对于阴虚火旺或风热侵袭导致的咽部隐痛、有灼热异物感的人群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