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 精神病学》杂志曾发文称十分之一的人患有失眠症。尽管失眠症普遍存在,但它仍然有未知之处。虽然有些疗法对某些患者有效,但许多疗法只是在最初起作用,其他患者的症状根本得不到任何缓解。
慈善机构Mind曾表示,通常安眠药物苯二氮卓类在最初非常有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则会逐渐适应其效果,如果连续服用几个月该药物就不再发挥作用。而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人们的睡眠习惯和对失眠的误解来缓解失眠,从而使人们难以入睡。因此没有万能的失眠疗法。
荷兰的研究人员对荷兰睡眠档案处4322名参与者进行了分析,其中2224人患有失眠症,其余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这些参与者完成了关于睡眠习惯和健康史的调查问卷。研究通过脑电图监测所有参与者的大脑活动,以确定患者之间的差异。此外还对他们进行采访,询问他们对常用的安眠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和认知行为疗法的疗效反应如何。
研究人员由此据失眠症患者的性格特征、抑郁风险、大脑活动、治疗疗效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发现失眠症有以下五种亚型:1)高度失眠类型,如神经质与抑郁症;2)普通失眠但刺激敏感类型,即对积极情绪做出反应;3)普通失眠且刺激不敏感类型;4)高反应性的轻度失眠类型,其失眠程度因环境和生活事件而异;5)低反应性的轻度失眠类型。
结果表明,高度失眠类型的人患另一失眠症的风险最高,如反复做噩梦及抑郁症。第三种类型的人群中更常患有抑郁症,为第二种的3倍。第二种和第四种最有可能从安眠药物中得到有效治疗。而认知行为疗法只对第二种有效。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五种亚型在入睡难易程度和晨醒时间上都无较大差别。
研究人员希望此次研究能带来更多个性化的失眠疗法,以完全治愈失眠症。目前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可能正在研发中,他们已开始了一项新研究,研究如何帮助最有风险得抑郁的失眠症患者预防抑郁症。(实习编译:王亚宁 审稿:刘洋)